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1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港台地区研究情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、大陆地区研究情况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,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第1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策略,实现概念转变第18-20页
第二章 理论综述第20-26页
   ·迷思概念的涵义及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迷思概念的涵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迷思概念的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·迷思概念的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隐蔽性第22页
     ·形成的长期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顽固性第23页
     ·直观性第23页
     ·差异性第23页
   ·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文献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法第24页
     ·访谈法第24-25页
   ·迷思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-26页
第三章 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6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调查问卷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个人访谈第27页
   ·数据收集第27-28页
第四章 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28-46页
   ·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迷思概念第28-35页
     ·调查问卷一内容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·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迷思概念汇总第33-35页
   ·有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迷思概念第35-40页
     ·调查问卷二内容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有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迷思概念汇总第39-40页
   ·有关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的迷思概念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有关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的迷思概念汇总第42-43页
   ·迷思概念成因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日常感觉的印象第43页
     ·习惯称呼的曲解第43页
     ·类化概念的负迁移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不科学的社会媒体信息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·初高中教材的衔接脱节第44页
     ·学科间概念的相互渗透第44页
     ·望文生义导致迷思概念第44-46页
第五章 促进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·创设情境,引发认知冲突,走出概念迷思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第47页
     ·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第47页
   ·设计探究性实验理解科学概念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提出问题第48页
     ·提出假设第48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48页
     ·总结评价第48-49页
   ·绘制概念图完善认知结构,改变迷思概念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概念图的概述第49页
     ·概念图的制作过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概念图的应用第50-51页
第六章 研究结果与反思第51-53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51页
     ·探查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第51页
     ·提出了转变化学迷思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第51页
   ·研究反思第51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
下一篇: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