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音假设连词来源考察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14页 |
0.1 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0.2 连词定义及判断标准 | 第7-9页 |
0.2.1 连词的定义 | 第7-8页 |
0.2.2 连词的判断标准 | 第8-9页 |
0.3 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0.3.1 语法史专著 | 第9页 |
0.3.2 专书研究 | 第9-10页 |
0.3.3 古汉语虚词研究 | 第10页 |
0.3.4 假设连词来源研究 | 第10-12页 |
0.4 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0.5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源自意志义的假设连词 | 第14-20页 |
1.1“要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14-17页 |
1.1.1 名词向实义动词的演变 | 第15页 |
1.1.2 实义动词演变为助动词 | 第15-16页 |
1.1.3 助动词进一步虚化为假设连词 | 第16-17页 |
1.2“设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17-20页 |
1.2.1“设”的用法 | 第17-18页 |
1.2.2 假设连词“设”的形成因素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源自致使义的假设连词 | 第20-25页 |
2.1“使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20-23页 |
2.1.1 从使令到致使 | 第21-22页 |
2.1.2 由致使到假设 | 第22-23页 |
2.2“令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源自或然义的假设连词 | 第25-35页 |
3.1“或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25-28页 |
3.1.1 语气副词“或”的形成 | 第25-27页 |
3.1.2 假设连词“或”的演变机制 | 第27-28页 |
3.2“怕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28-30页 |
3.2.1 表揣测义副词“怕”的产生 | 第28-29页 |
3.2.2 表假设义连词“怕”的形成 | 第29-30页 |
3.3“脱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30-32页 |
3.4 其他词的用法 | 第32-35页 |
3.4.1 若/如 | 第32-33页 |
3.4.2 傥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源自肯定义的假设连词 | 第35-38页 |
4.1“必”的形成过程及演变机制 | 第35-38页 |
4.1.1 副词“必”表肯定的用法 | 第35-36页 |
4.1.2 假设连词“必”的产生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假设连词形成的共性因素 | 第38-41页 |
5.1 词义引申 | 第38-39页 |
5.2 句法位置 | 第39页 |
5.3 语境作用 | 第39-40页 |
5.4 重新分析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