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各种企业经济论文--公司论文

基于权力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

摘要第1-17页
ABSTRACT第17-21页
导言第21-38页
 第一节 为什么选择权力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关于方法论问题第23-30页
  一、"李嘉图恶习"第24-25页
  二、"休漠的铡刀"第25页
  三、治理的"系谱"第25-30页
 第三节 基本概念界定第30-34页
  一、制度、组织与企业第31-32页
  二、产权、所有权及其标识第32-33页
  三、稀缺性、专用性和专有性第33页
  四、公司权力与公司治理第33-34页
 第四节 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34-38页
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34-35页
  二、结构安排第35-36页
  三、简单说明第36-38页
第一章 基本理论述评第38-54页
 第一节 企业的本质第38-45页
  一、古典和新古典的企业本质理论第38-41页
  二、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本质理论第41-44页
  三、理论中的企业:简单评述第44-45页
 第二节 公司治理研究的系谱第45-50页
  一、股东利益至上第45-47页
  二、契约治理观点第47-48页
  三、扩展的研究内容第48-50页
 第三节 企业的本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第50-52页
 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二章 公司权力的基本范畴第54-80页
 第一节 权力的定义第54-68页
  一、社会学的定义第55-59页
  二、法理学的视角第59-60页
  三、组织管理学的分析第60-61页
  四、经济学的解释第61-68页
 第二节 公司权力及结构第68-70页
  一、公司权力第68-69页
  二、公司权力结构第69-70页
 第三节 公司权力的基础与来源第70-77页
  一、基于资源占有的静态时点第72-73页
  二、基于剩余创造的动态过程第73-77页
 第四节 公司权力的测度第77-79页
 本章小节第79-80页
第三章 公司权力的O-SEA模型第80-103页
 第一节 企业契约与所有权标识第80-86页
  一、企业契约的产生第80-82页
  二、所有权的标识第82-86页
 第二节 为什么需要超越所有权第86-89页
  一、两次讨价还价第86-87页
  二、所有权及其标识上的不足第87-89页
 第三节 O-SEA权力模型及其解释第89-94页
  一、O-SEA权力模型的构建第89-92页
  二、O-SEA权力模型的解释第92-94页
 第四节 O-SEA权力模型对所有权的超越第94-102页
  一、企业发展阶段的视角第94-97页
  二、资本裂变的视角第97-102页
 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第四章 公司治理的不满与反思第103-124页
 第一节 问题与纷争第103-115页
  一、公司治理的定义第103-106页
  二、公司治理讨论的转变第106-111页
  三、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关系第111-114页
  四、争论中的困惑第114-115页
 第二节 新企业的旧治理第115-119页
  一、伯利和米恩斯的"现代公司"第115-117页
  二、变化了和变化着的新企业第117-119页
 第三节 我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第119-123页
  一、治理沿革第119-121页
  二、理论评述第121-123页
 本章小结第123-124页
第五章 O-SEA权力模型与公司治理第124-160页
 第一节 O型权力:资本与劳动间的雇佣关系第124-133页
  一、规范分析第124-127页
  二、讨论与结论第127-133页
 第二节 S型权力:专用性投资激励第133-138页
  一、S型权力的作用机理第133-135页
  二、S型权力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第135-138页
 第三节 E型权力:让渡的所有权第138-143页
  一、E型权力的作用机理第138-140页
  二、E型权力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第140-141页
  三、资本与劳动的治理:对O-S-E型权力一个引申第141-143页
 第四节 A型权力:核心资源保护第143-158页
  一、公司治理与A型权力配置第144-145页
  二、A型权力配置与专用性投资第145-152页
  三、A型权力配置与核心资源保护第152-158页
 本章小结第158-160页
第六章 权力视角下的公司治理优化第160-191页
 第一节 体现权力的边界第160-172页
  一、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五重边界第160-164页
  二、权力边界是公司治理的边界第164-165页
  三、权力边界对利益相关者的区分第165-167页
  四、体现权力边界的公司治理优化:以网络企业为例第167-172页
 第二节 结合企业发展阶段与规模第172-176页
  一、企业变革与治理模型第172-173页
  二、初创期的公司治理第173-174页
  三、成长期的公司治理第174-176页
  四、成熟期的公司治理第176页
 第三节 把握O-SEA权力之间的转化第176-185页
  一、企业产生前的讨价还价第177-179页
  二、生产过程中O-SEA权力的转化第179-181页
  三、对O-SEA互动关系的治理第181-185页
 第四节 优化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第185-189页
  一、监督机构的现状第185-186页
  二、并存体制的优化第186-189页
 本章小结第189-191页
第七章 案例分析第191-217页
 第一节 O-SEA权力配置经验教训——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分析第191-202页
  一、O型权力斗争:福特汽车的股权之变第191-194页
  二、S型权力激励:丰田汽车的供应商管理第194-196页
  三、E型权力的地位:以牛根生和蒙牛为例第196-198页
  四、A型权力:从英特尔的创立说起第198-201页
  五、O-SEA权力博弈:牌在谁的手里?第201-202页
 第二节 O-SEA权力模型与治理——基于通乾公司10年的成长历程分析第202-217页
  一、案例基本情况第202-206页
  二、创业阶段的权力与治理第206-208页
  三、发展阶段SEA权力的变化第208-212页
  四、变革阶段O-SEA权力的转化第212-216页
  五、案例小结第216-217页
第八章 结论与研究展望第217-224页
 第一节 主要结论与创新第217-221页
  一、主要结论第217-220页
  二、论文创新第220-221页
 第二节 不足与研究展望第221-224页
  一、论文的不足第221-222页
  二、研究展望第222-224页
数学附录第224-226页
参考文献第226-241页
致谢第241-243页
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243-24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第244页

论文共2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
下一篇:SHRM视角下的核心员工保留及企业绩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