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发布订阅系统复合事件的检测与匹配 | 第13-30页 |
·发布/订阅系统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发布/订阅系统概念模型 | 第13-14页 |
·发布/订阅系统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发布/订阅系统特点 | 第15页 |
·支持复合事件的发布/订阅系统 | 第15-17页 |
·基于内容发布/订阅的匹配 | 第17-22页 |
·基于谓词索引匹配算法 | 第17-18页 |
·基于测试网络的匹配算法 | 第18页 |
·基于 BDD的匹配算法 | 第18-20页 |
·算法比较 | 第20-22页 |
·复合事件检测 | 第22-29页 |
·基于 Petri网的复合事件检测 | 第23页 |
·基于树的复合事件检测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图的复合事件检测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自动机的复合事件检测 | 第25-28页 |
·检测算法比较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发布/订阅的路由 | 第30-41页 |
·引言 | 第30-31页 |
·路由算法的分类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内容的路由 | 第32-34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内容路由的算法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复合事件的优化路由 | 第34-36页 |
·优化的路由算法 | 第34-35页 |
·优化的复合路由算法 | 第35-36页 |
·路由的自重构策略 | 第36-40页 |
·节点网络重构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·组播集群复制协议 | 第37-38页 |
·CMTP协议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CAN总线技术 | 第41-52页 |
·CAN总线的性能特点 | 第41-42页 |
·CAN总线网络协议的关键机制 | 第42-44页 |
·媒体访问和仲裁 | 第42-44页 |
·错误检测 | 第44页 |
·CAN总线的报文及其帧格式 | 第44-47页 |
·帧格式 | 第44-45页 |
·CAN总线报文的数据帧 | 第45-47页 |
·CAN总线报文的远程帧 | 第47页 |
·CAN总线报文的出错帧、超载帧和帧间空隙 | 第47页 |
·报文滤波 | 第47页 |
·CAN总线中的错误类型界定以及检测能力 | 第47-49页 |
·CAN总线的组织基本规则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基于 CAN-bus及复合事件的发布订阅实现 | 第52-78页 |
·发布订阅体系构架 | 第52-53页 |
·试验系统介绍 | 第53-55页 |
·开发平台 | 第53页 |
·USBCAN智能接口卡 | 第53-54页 |
·CANalyst CAN分析仪 | 第54页 |
·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发布订阅体系事件匹配的设计 | 第55-58页 |
·订阅管理器 | 第56-57页 |
·通知管理器 | 第57页 |
·发布管理器 | 第57-58页 |
·发布订阅体系事件路由的设计 | 第58页 |
·关键实现技术 | 第58-63页 |
·匹配 | 第58-59页 |
·捆绑 | 第59-60页 |
·CAN标识符的结构定义 | 第60-61页 |
·捆绑解决方案 | 第61页 |
·配置 | 第61-62页 |
·复合事件匹配及路由 | 第62-63页 |
·关键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8页 |
·ECB | 第63-65页 |
·ECH | 第65-66页 |
·代理 | 第66-68页 |
·ARMCAN的通信原理 | 第68-73页 |
·ARMCAN的初始化过程和初始化函数 | 第68-71页 |
·接收函数和接收缓冲区 | 第71-72页 |
·发送程序 | 第72-73页 |
·中断处理函数 | 第73页 |
·系统测试 | 第73-76页 |
·试验步骤 | 第73-74页 |
·试验方案及其结果 | 第74-76页 |
·系统评价 | 第76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