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关键词 | 第7页 |
零 引言 | 第7-10页 |
一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二 理论基础 | 第8-9页 |
1 中介语理论 | 第8页 |
2 偏误分析理论 | 第8-9页 |
三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9页 |
四 误例的来源和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五 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| 第10页 |
壹 程度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10-15页 |
一 回避程度补语“很”的表达形式 | 第10-11页 |
二 述语和程度补语搭配不当 | 第11-12页 |
1 述语选择不当 | 第11页 |
2 补语选择不当 | 第11-12页 |
三 程度补语标记“得”的误用 | 第12-13页 |
四 程度状语、述语重叠和程度补语共现 | 第13页 |
五 “一点儿”类数量短语的误用 | 第13-14页 |
六 动词带宾语时宾语和补语位置的偏误 | 第14-15页 |
贰 情态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15-18页 |
一 缺少情态补语标记“得” | 第15-16页 |
二 情态补语句误用“着”、“了”、“过”体标记 | 第16页 |
三 状语和补语的混用 | 第16-18页 |
1 单音节形容词做情态补语和状语的混用 | 第16-17页 |
2 双音节形容词做情态补语和状语的混用 | 第17-18页 |
四 动词后宾语和情态补语共现的偏误 | 第18页 |
叁 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18-25页 |
一 简单趋向补语(本义)和宾语的偏误 | 第18-20页 |
二 复合趋向补语的偏误 | 第20-23页 |
1 复合趋向补语(本义)和宾语的位置 | 第21-22页 |
2 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用法偏误 | 第22-23页 |
三 趋向补语的选择偏误 | 第23-25页 |
1 趋向补语的缺失 | 第23-24页 |
2 趋向补语的赘余 | 第24-25页 |
3 趋向补语和其他补语共现 | 第25页 |
肆 数量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25-32页 |
一 时量补语的偏误 | 第25-29页 |
1 时量补语误用为时间状语 | 第26页 |
2 动词选择的偏误 | 第26-27页 |
3 时量补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| 第27-28页 |
4 时量补语和宾语的位置不当 | 第28-29页 |
5 离合词中宾语与时量补语的错序 | 第29页 |
二 动量补语的偏误 | 第29-31页 |
1 动量补语的位置偏误 | 第29-30页 |
2 专用动量词与共现动词的搭配偏误 | 第30页 |
3 借用动量词与共现动词的搭配偏误 | 第30-31页 |
4 动量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偏误 | 第31页 |
三 比较数量补语的偏误 | 第31-32页 |
伍 可能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32-36页 |
一 回避可能补语的表达形式 | 第32-33页 |
二 可能补语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偏误 | 第33-34页 |
三 宾语的位置偏误 | 第34-35页 |
四 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的混用 | 第35-36页 |
五 可能补语选择不当 | 第36页 |
陆 介词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36-40页 |
一 表示方向的介词补语的偏误 | 第36-38页 |
1 “向”和“往”的混用 | 第36-37页 |
2 “向”和“往”字结构做状语和补语的混用 | 第37-38页 |
二 表示时间的“到”字短语做补语和状语的混用 | 第38页 |
三 表示处所的介词补语的偏误 | 第38-40页 |
1 “到”和“在”的混用 | 第38-39页 |
2 “在+处所”做状语和补语的混用 | 第39-40页 |
柒 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 | 第40-46页 |
一 动词缺格的偏误 | 第40-41页 |
二 “了”代替结果补语 | 第41页 |
三 动词和结果补语分离 | 第41-42页 |
四 “动结式”否定词“没”和“不”的误用 | 第42-43页 |
五 “动结式”带宾语的误用 | 第43页 |
六 结果补语和其他补语共现的偏误 | 第43-44页 |
七 形容词充当结果补语和情态补语的混用 | 第44页 |
八 形容词做结果补语和状语的混用 | 第44-45页 |
九 动词和结果补语搭配不当 | 第45-46页 |
捌 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46-48页 |
一 母语负迁移 | 第46-47页 |
二 学习策略的干扰 | 第47-48页 |
1 泛化 | 第47页 |
2 回避 | 第47页 |
3 累加 | 第47-48页 |
三 学习环境 | 第48页 |
玖 教学建议 | 第48-50页 |
一 加强对比研究 | 第48页 |
二 纠正学生不恰当的学习策略 | 第48-49页 |
三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| 第49页 |
四 加强理论研究 | 第49-5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| 第59页 |
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