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1页 |
·情感能力的概念 | 第11-17页 |
·情感能力的提出与发展 | 第11-14页 |
·情感能力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7页 |
·情感能力的理论 | 第17-25页 |
·Mayer 和Salovey 的情感能力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Goleman 的情感能力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Bar-on 的情感能力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Petrides 等人的情感能力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国内学者的研究 | 第22-25页 |
·情感能力的测量 | 第25-29页 |
·基于Mayer 等人情感能力理论的量表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Goleman 情感能力理论的量表 | 第26-27页 |
·基于Bar-on 情感能力理论的量表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Petrides 等人情感能力理论的量表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2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的编制 | 第31-36页 |
·问卷编制的整体思路 | 第31页 |
·问卷编制的整体思路 | 第31页 |
·问卷编制的目的 | 第31页 |
·问卷编制的过程 | 第31-36页 |
·初始问卷的形成 | 第31-32页 |
·问卷的初测 | 第32-35页 |
·正式问卷的形成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青少年情感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施测目的 | 第36页 |
·研究被试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与统计结果 | 第37-44页 |
·青少年情感能力的基本状况 | 第38页 |
·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学段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39页 |
·不同师生关系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39-40页 |
·接触有情施教教师比例不同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40页 |
·学校声誉不同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40-41页 |
·市区与郊县学校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41-42页 |
·自评学习成绩不同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42页 |
·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青少年情感能力差异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4-53页 |
·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的编制 | 第44页 |
·青少年情感能力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| 第44-46页 |
·青少年情感能力与各个因素的关系 | 第46-51页 |
·男女青少年情感能力存在结构性差异 | 第46-47页 |
·师生关系对青少年情感能力有重要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教师有情施教对青少年情感能力有重要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学校类型对青少年情感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| 第49-50页 |
·学段差异对青少年情感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| 第50-51页 |
·学生自评成绩对情感能力影响不显著 | 第51页 |
·教育启示和建议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总结论 | 第53-55页 |
·结论 | 第5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