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等进结壮语与泰语核心词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研究对象 | 第8-9页 |
一、 研究的缘起 | 第8页 |
二、 研究的对象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一、 汉藏语系语言核心词比较研究 | 第9-10页 |
二、 壮泰语词汇比较研究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和研究价值 | 第11-12页 |
一、 本研究的思路 | 第11-12页 |
二、 本研究的价值 | 第12页 |
第四节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一、 天等进结壮语语料 | 第12页 |
二、 泰语语料及音标转写 | 第12-13页 |
三、 其他语料 | 第13页 |
第五节 天等进结壮语和泰语的语音系统 | 第13-16页 |
一、 天等进结壮语语音系统 | 第13-14页 |
二、 泰语语音系统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壮泰语身体部位类核心词比较 | 第16-26页 |
第一节 头部名称类 | 第16-19页 |
第二节 躯干和内脏类 | 第19-23页 |
第三节 四肢类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壮泰语动植物类核心词比较 | 第26-32页 |
第一节 动物类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植物类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壮泰语自然事物类核心词比较 | 第32-39页 |
第一节 天象类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地物类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其他事物类 | 第36-39页 |
第五章 壮泰语动作知觉类核心词比较 | 第39-47页 |
第一节 行为动作类 | 第39-43页 |
第二节 知觉行为类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状态行为类 | 第44-47页 |
第六章 壮泰语性质状态类核心词比较 | 第47-54页 |
第一节 事物性状类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事物状态类 | 第49-52页 |
第三节 事物数量类 | 第52-54页 |
第七章 壮泰语其他类核心词比较 | 第54-60页 |
第一节 数目类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人缘称谓类 | 第55-57页 |
第三节 其他类 | 第57-60页 |
第八章 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