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材、课本、学生参考书论文

动态评量模式下小学生数学文字题的解题历程研究--一位智力障碍小学生的个案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动机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问题第13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智力障碍学生第13页
     ·加减文字题第13页
     ·数学解题历程第13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第13-15页
2 文献探讨第15-33页
   ·动态评量第15-21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概念与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模式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相关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·数学加减文字题的解题历程第21-33页
     ·加减文字题的结构第21-26页
     ·数学解题历程第26-29页
     ·解题历程的评量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智力障碍学生数学解题的相关研究第30-33页
3 研究设计第33-48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参与者的基本资料第33页
     ·研究者的基本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筛选工具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自编加减文字题题本第35-36页
   ·中介式动态评量第36-41页
     ·个案在前测中的错误类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错误类型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中介式动态评量的设计第38-41页
   ·实施方式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前测验第41页
     ·半结构化访谈第41-44页
   ·研究程序第44-48页
     ·确定研究步骤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动态评量策略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建立专家效度第46页
     ·实施动态评量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资料处理第47-48页
4 结果分析第48-112页
   ·改变类题型的解题历程第48-72页
     ·改变类题型结果量未知第48-55页
     ·改变类改变量未知第55-63页
     ·起始量未知第63-72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提示情形第72页
   ·合并类题型的解题历程第72-81页
     ·总数未知第72-77页
     ·子集合未知第77-81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提示情形第81页
   ·比较类题型的解题历程第81-108页
     ·差异量未知第81-91页
     ·被比较量未知第91-99页
     ·参照量未知第99-108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提示情形第108页
   ·改变类、合并类、比较类题型解题历程的比较第108-110页
   ·动态评量的提示量的比较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在不同类型题上的提示比较第110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在语意关系上的提示比较第110-112页
5 研究结论第112-117页
   ·解题历程方面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问题转译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问题整合第113页
     ·解题计划与监控第113页
     ·解题执行第113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量的提示第113-114页
   ·检讨与自省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实施动态评量教学介入的试题第1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114-115页
   ·建议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在数学课程上的建议第115页
     ·在数学解题教学上的建议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未来研究的建议第116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3页
附录 A第123-124页
附录 B第124-125页
附录 C第125-127页
附录 D第127-129页
附录 E第129-130页
附录 F第130-132页
致谢第132页

论文共13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高段游戏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--以数学教学为例
下一篇:我国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其教育对策--以重庆市主城部分中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