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研究问题的缘由 | 第12-13页 |
·游戏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| 第12页 |
·游戏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| 第12-13页 |
·游戏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丰富了教学资源,创设了教学环境 | 第13页 |
·研究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实践价值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资料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有关“游戏教学”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有关“教学策略”的研究综述 | 第18-2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文献法 | 第23页 |
·案例分析法 | 第23页 |
·观察法 | 第23-24页 |
·行动研究法 | 第24-25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5-29页 |
·游戏 | 第25-26页 |
·国外有关“游戏”的几种界定 | 第25页 |
·国内有关“游戏”的几种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游戏教学 | 第26-27页 |
·游戏教学的定义 | 第26-27页 |
·教学策略 | 第27页 |
·小学高段 | 第27-29页 |
3 游戏教学相关理论 | 第29-33页 |
·建构主义 | 第29-30页 |
·什么是建构主义 | 第29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种主要观点 | 第29-30页 |
·建构主义与游戏教学 | 第30页 |
·合作学习 | 第30-31页 |
·什么是合作学习 | 第30页 |
·合作学习与游戏教学 | 第30-31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 | 第31-33页 |
·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| 第31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与游戏教学 | 第31-33页 |
4 游戏教学案例分析 | 第33-43页 |
·游戏一 | 第33-34页 |
·游戏二 | 第34页 |
·游戏三 | 第34-35页 |
·游戏四 | 第35-36页 |
·游戏五 | 第36-38页 |
·游戏六 | 第38-39页 |
·游戏七 | 第39-40页 |
·游戏八 | 第40-41页 |
·游戏九 | 第41-42页 |
·游戏十 | 第42-43页 |
5 游戏教学有效策略 | 第43-49页 |
·教育者进行教学游戏设计和选择方面 | 第43-45页 |
·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游戏选择或设计 | 第43页 |
·教育者应根据内容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环境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 | 第44页 |
·游戏自身具备的几个特性 | 第44-45页 |
·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| 第45页 |
·游戏教学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| 第45-46页 |
·文艺表演 | 第45页 |
·音乐素养 | 第45-46页 |
·美术 | 第46页 |
·教育者进行游戏教学的要求 | 第46-49页 |
·提高受教育者在游戏教育中的情绪 | 第46页 |
·教育者尽量避免游戏教学活动中的“偏食”现象 | 第46-47页 |
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 | 第47页 |
·在游戏教学活动中,抛弃严格的计划 | 第47页 |
·祟尚教学自由 | 第47-48页 |
·转变教材观念 | 第48页 |
·调节好游戏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 | 第48页 |
·得出结论,教师点评 | 第48-49页 |
6 游戏教学有效策略的应用举例 | 第49-56页 |
·选择内容和对象 | 第49页 |
·学生原有的成绩状况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游戏设计具体应用举例 | 第50-52页 |
·认识比的游戏设计应用 | 第50-51页 |
·解决问题(三)——课堂活动的游戏设计应用 | 第51-52页 |
·总复习的游戏设计应用 | 第52页 |
·使用游戏教学有效策略后学生的兴趣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兴趣观 | 第52-53页 |
·学生的兴趣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使用游戏教学有效策略后学生的成绩状况分析 | 第54页 |
·平行班级的成绩比较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使用游戏教学有效策略前后学生的成绩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7 总结与反思 | 第56-57页 |
·研究发现 | 第56页 |
·研究贡献 | 第56页 |
·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A:重庆市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三、四单元数学成绩表 | 第60-62页 |
附录 B:重庆市某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三、四单元数学成绩表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