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问题提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| 第10页 |
·随班就读自身发展的需要 | 第10-11页 |
·全纳教育运动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目的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自主支持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随班就读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名词解释 | 第18页 |
·随班就读学生 | 第18页 |
·自主支持 | 第18页 |
·课堂注意行为 | 第18页 |
2 研究设计 | 第18-2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·随读生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架构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2页 |
·开放式访谈记录表 | 第22页 |
·学习能力调查表 | 第22页 |
·入班观察记录表(自编) | 第22页 |
·行为目标出现次数记录表 | 第22页 |
·课堂基础知识检测 | 第22页 |
·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(MSMT) | 第22页 |
·《残儿学习效果量表》(教师用) | 第22页 |
·资料收集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资料收集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资料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25页 |
·前期 | 第25页 |
·中期 | 第25页 |
·后期 | 第25页 |
·自主支持操作流程 | 第25-27页 |
·了解学生学习需求,提供正确引导 | 第26页 |
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,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| 第26-27页 |
·鼓励学生,对学生表现给予正向反馈 | 第27页 |
·自主支持的效果评量 | 第27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27-47页 |
·不注意行为分析 | 第28-37页 |
·不注意行为 1.2.8 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不注意行为 1.2.9 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不注意行为综合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课堂注意行为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注意行为 1.1.1 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注意行为 1.1.4 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社会效度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个案访谈记录 | 第44-45页 |
·教师访谈资料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自主支持评量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教师是否提供真实资料,进行正确引导 | 第46页 |
·是否尊重差异,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| 第46-47页 |
·是否提供及时的正向反馈 | 第47页 |
4、结论 | 第47-48页 |
·自主支持对于课堂学习行为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自主支持与学习动机 | 第47-48页 |
·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应该把学生纳入其中 | 第48页 |
5、创新与不足 | 第48-49页 |
·创新 | 第48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48-49页 |
·介入时间不足 | 第48-49页 |
·社会效度资料收集不全面 | 第49页 |
·研究结果推广性差 | 第49页 |
6、研究建议 | 第49-50页 |
·扩大研究范围,增加自主支持的研究与实践 | 第49页 |
·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,同时应该增加社会效度评量 | 第49页 |
·研究过程要考虑全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A | 第53-54页 |
附录 B | 第54-55页 |
附录 C | 第55-58页 |
附录 D | 第58-59页 |
附录 E | 第59-60页 |
附录 F | 第60-61页 |
附录 G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