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的缘由 | 第10-11页 |
·政策引领 | 第10-11页 |
·实践需求 | 第11页 |
·论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·数学质量 | 第12-13页 |
·质量监测 | 第13页 |
·双向细目表 | 第13-14页 |
·编制 | 第14页 |
·应用 | 第14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4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8-47页 |
·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概述 | 第18-32页 |
·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| 第18-22页 |
·双向细目表在质量监测领域的应用 | 第22-32页 |
·认知主义学习观视野下的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:教育目标分类学 | 第32-40页 |
·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| 第32-33页 |
·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| 第33-40页 |
·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应用与测验理论 | 第40-43页 |
·经典测验理论(Classical Test Theory) | 第40-41页 |
·概化理论(Generalizability Theory) | 第41-42页 |
·项目反应理论(Item Response Theory) | 第42-43页 |
·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终极追求:数学素养 | 第43-47页 |
·传统考试下的数学素养 | 第43-44页 |
·质量监测视角下的数学素养 | 第44-47页 |
3 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编制的技术开发 | 第47-62页 |
·基于课程标准的八年级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 | 第47-50页 |
·基于课程标准的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优势 | 第47-48页 |
·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与传统考试双向细目表的差异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课程标准的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编制的原则 | 第49-50页 |
·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| 第50-61页 |
·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流程 | 第50-52页 |
·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编制的前期准备 | 第52-55页 |
·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编制过程 | 第55-61页 |
·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论证检验 | 第61-62页 |
4 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应用举例 | 第62-73页 |
·题型的选择 | 第63-64页 |
·试题的编制和选择 | 第64-68页 |
·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在组卷过程中的应用 | 第68-71页 |
·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在结果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| 第71-73页 |
·知识水平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认知能力水平分析 | 第72-73页 |
5 总结与反思 | 第73-77页 |
·研究发现 | 第73-74页 |
·关于对目前传统数学测试中双向细目表应用的分析 | 第73页 |
·关于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理论基础的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关于数学质量监测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分析 | 第74页 |
·研究贡献 | 第74-75页 |
·引导作用 | 第74页 |
·学术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研究局限 | 第7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
致谢:心怀感恩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