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1 导论 | 第10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: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枢纽环节 | 第10-13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成果与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 从公司治理到医院治理 | 第18-34页 |
·公司治理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| 第21-23页 |
·医院治理文献回顾 | 第23-29页 |
·公立医院治理的理论依托 | 第29-34页 |
3 公立医院的基本分析 | 第34-56页 |
·公立医院的经济意义 | 第34-37页 |
·我国公立医院体系概况 | 第37-40页 |
·公立医院体系的矛盾、问题及分析 | 第40-46页 |
·改革历程与治理学评价 | 第46-52页 |
·公立医院改革的国际比较 | 第52-56页 |
4 医疗消费的经济性质分析 | 第56-7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56页 |
·研究基础 | 第56-58页 |
·理论与实证分析 | 第58-66页 |
·医疗消费需求与决策段 | 第59-61页 |
·医疗消费实施段 | 第61-64页 |
·医疗消费结果与评价段 | 第64-66页 |
·医疗消费的“五维度”属性 | 第66-68页 |
·对卫生服务体系机制设计的启示 | 第68-72页 |
5 公立医院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72-100页 |
·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 | 第72-78页 |
·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| 第72-73页 |
·医院治理患方、医方视角调查 | 第73-78页 |
·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 | 第78-95页 |
·一级利益相关者 | 第79-86页 |
·二级利益相关者 | 第86-92页 |
·三级利益相关者 | 第92-95页 |
·利益相关者属性评价 | 第95-96页 |
·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选择路径 | 第96-100页 |
6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:目标与模型 | 第100-110页 |
·治理模式目标导向 | 第100-101页 |
·利益相关者治理数学建模 | 第101-107页 |
·利益主体效用函数分析 | 第101-104页 |
·最优化分析与博弈解析 | 第104-107页 |
·模型含义与治理提示 | 第107-110页 |
7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:架构与机制 | 第110-124页 |
·治理模式设计策略 | 第110-111页 |
·“治理功能模组”和“治理功能链路”的定义 | 第111-112页 |
·决策治理“模组”及“链路” | 第112-115页 |
·激励治理“模组”及“链路” | 第115-117页 |
·监督治理“模组”及“链路” | 第117-119页 |
·竞争治理“模组”及“链路” | 第119-124页 |
8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:重点举措设计 | 第124-136页 |
·建立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实体机构 | 第124-126页 |
·对医生行为的激励和约束:声誉机制 | 第126-127页 |
·对医疗决策和过程的引导约束:临床路径 | 第127-130页 |
·推进第三方参与实质性治理 | 第130-132页 |
·调整优化医疗价格规制模式 | 第132-136页 |
9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136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0-149页 |
附录 | 第149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49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| 第149页 |
C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获得的科研奖励 | 第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