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网络课程中交互质量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前言第9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原因第9-11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存在的问题第9-11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中交互质量研究的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中交互质量研究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-18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中交互界定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分类理论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工具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研究方法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的实践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质量的研究第16-18页
第2章 网络课程中交互质量研究的理性分析第18-23页
   ·网络课程的定义与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理论的依据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班杜拉交互决定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哲学本体论第21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第21-23页
第3章 交互主客体要素、模式的分析与确立第23-31页
   ·网络课程的交互界定第23-24页
   ·网络课程经典交互要素分析第24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主客体交互要素的确立第24-28页
     ·交互主体要素第25页
     ·交互客体要素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交互支持系统要素第27-28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主客体模式确立的依据第28-29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主客体模式的具体形式第29-31页
第4章 网络课程交互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确立第31-46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第31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指标体系的设想第31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第31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交互指标的研制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中交互指标的确立第32-37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网络课程指标体系草案第33-37页
   ·网络课程中交互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第37-46页
     ·确定权重的方法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9-46页
第5章 网络课程中交互指标体系的检验第46-49页
   ·研究假设第4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47-49页
第6章 网络课程交互指标体系评价软件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·评价软件设计目的第49页
   ·评价软件开发环境及开发关键过程第49-50页
结论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附录第54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模式研究
下一篇:混合式学习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