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提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0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·问题的由来 | 第8页 |
| ·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的综述 | 第8-9页 |
| ·意义和价值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| ·关于"下/后+数量(名)"结构的形式和层次 | 第10-11页 |
| ·"下/后+数量(名)"中的"下"与"后"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| ·"下/后+数量(名)"结构中数词和量词范围的界定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| ·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| 第12-14页 |
| ·理论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语料来源 | 第13-14页 |
| 1 "下/后+数量(名)"的形式表现和句法功能 | 第14-35页 |
| ·"下/后+数量(名)"的句法形式表现 | 第14-20页 |
| ·"下+数量名"的句法形式表现 | 第14-17页 |
| ·"后+数量(名)"的句法形式表现 | 第17-19页 |
| ·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·"下/后+数量(名)"的句法功能的考察 | 第20-22页 |
| ·"下+数量(名)"的句法功能的考察 | 第20-21页 |
| ·"后+数量(名)"的句法功能的考察 | 第21-22页 |
| ·小结 | 第22页 |
| ·方位词"下/后"与"数量(名)"结构的匹配 | 第22-33页 |
| ·方位词"下"与"数量(名)"结构的匹配 | 第22-27页 |
| ·方位"后"与"数量(名)"结构的匹配 | 第27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·"下/后+数量(名)"结构中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语义制约 | 第32-33页 |
| ·"下+数量名"与"后+数量名"与参照点的共现情况考察 | 第33-35页 |
| 2 "下/后+数量(名)"结构的认知语义考察 | 第35-44页 |
| ·空间和时间 | 第35-40页 |
| ·方所标功能的弱化和语义功能的转化 | 第35-37页 |
| ·时间的连续性和时间域 | 第37-40页 |
| ·参照点的认知比较 | 第40-44页 |
| ·客观定位与主观定位 | 第40-41页 |
| ·逻辑并列和时间关联 | 第41-43页 |
| ·极位参照和界面参照 | 第43-44页 |
| 3 "下/后+数量名"中量词为"半"的考察 | 第44-49页 |
| ·关于特殊数词"半" | 第44页 |
| ·定量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"下/后+‘半’+量(名)"的空间意义 | 第47-48页 |
| ·"下/后+‘半’+量(名)"的时间意义 | 第48-49页 |
| 4 结语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