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0 引言 | 第11-19页 |
·对于“叹词与语气词呼应关系”的界定 | 第11页 |
·咸宁方言概括 | 第11-13页 |
·叹词、语气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普通话叹词、语气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咸宁方言叹词、语气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本文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理论及思路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| 第18-19页 |
1. 咸宁方言常用叹词的本体研究 | 第19-37页 |
·本体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以音节为纲 | 第20-33页 |
·[i~(253)]咦 | 第20-21页 |
·[i(?)~(31)]咦呃 | 第21页 |
·[iε~(35)]咦欸 | 第21-22页 |
·[i(?)~(31)he~(44)]咦呃嗬 | 第22页 |
·[(?)ts~<]啧 | 第22-23页 |
·[e]欸 | 第23-24页 |
·[e~(42)xe~(13)]欸嘿 | 第24-25页 |
·[x(?)]哼 | 第25页 |
·[x(?)~(55)x(?)~(55)]哼哼 | 第25页 |
·[io~(24)]哟 | 第25-26页 |
·[(?)a]啊 | 第26-27页 |
·[(?)?]唉 | 第27页 |
·[(?)io]唉哟/[(?)aio]哎哟 | 第27-28页 |
·[(?)o]哦 | 第28-29页 |
·[n]嗯 | 第29-30页 |
·[xai]咳 | 第30页 |
·[xe~(33)xe]嘿嘿 | 第30页 |
·[(?)ts~<(?)ts~<]啧啧 | 第30页 |
·[(?)o~(44)xo~(55)]/[(?)~(44)x(?)~(55)]哦呵 | 第30-31页 |
·[ku(?)~(42)e~(31)]鬼呃 | 第31页 |
·[εiau~(213)x(?)~(31)]秀禾 | 第31页 |
·[nio~(24)ei~(31)]娘诶 | 第31-32页 |
·[n]嗯~5 | 第32-33页 |
·[z(?)]□ | 第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7页 |
2. 咸宁方言常用语气词的本体研究 | 第37-55页 |
·本体研究方法 | 第37页 |
·以音节为纲 | 第37-51页 |
·[a]啊 | 第37-40页 |
·[(?)]呃 | 第40-42页 |
·[pa]吧 | 第42-43页 |
·[lei]嘞 | 第43-45页 |
·[na]啦 | 第45-47页 |
·[pei~(44)]呗 | 第47页 |
·[tei~(13)]得 | 第47-48页 |
·[k(?)~(33)]箇 | 第48页 |
·[nan~(24)]喃 | 第48-49页 |
·[na~(213)]哪 | 第49页 |
·[ka~(213)]噶 | 第49-50页 |
·[(?)o~(213)]哦 | 第50页 |
·[sa]撒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5页 |
3. 咸宁方言叹词、语气词的呼应关系 | 第55-71页 |
·咸宁方言叹词与语气词呼应的表现 | 第55-56页 |
·呼应的对象及要素 | 第55页 |
·呼应的基础 | 第55-56页 |
·咸宁方言叹词与语气词呼应的类型 | 第56-67页 |
·相同呼应 | 第56-62页 |
·相关呼应 | 第62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71页 |
4. 结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