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初中语文古诗词涵泳教学实践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引言第7-13页
    一. 研究缘起第7-8页
    二. 文献综述第8-12页
    三. 研究设想第12页
    四. 本文创新第12-13页
第一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第13-26页
    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调查对象及方式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第13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注重内容分析,忽视朗诵教学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注重教师讲解,忽视学生感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注重传统教学,忽视对比参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. 注重形式创新,忽视教学效果第20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偏失的归因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考试考核制度方式单一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教师古诗词积累程度不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初中生心理素养方面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. 管理单位毫无目的的追求创新第24-26页
第二章 涵泳教学概述第26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概念诠释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涵泳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涵泳教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涵泳教学方式第28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涵泳教学的特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整体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模糊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对话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四. 个性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五. 创造性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涵泳教学的功能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增强学生对作品领会能力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内化能力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第35-37页
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7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的必要性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实现教学目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激发学习兴趣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培养学生语感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四. 陶冶品德情操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的可行性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涵泳教学符合古诗词的诗性要求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涵泳教学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第42-44页
第四章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方法实践探索第44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实施策略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涵泳法实施的基本要求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涵泳法实施的基本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. 涵泳法实施的基本措施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四. 涵泳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第49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涵泳教学的案例及其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. 案例呈现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. 案例评析第54-56页
结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第60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
下一篇: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苏北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强化路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