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地下空间发展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地下空间淹水事件 | 第12-13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地下空间水侵过程的研究现状 | 第13-23页 |
·数值模型 | 第14-17页 |
·物理模型 | 第17-22页 |
·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措施 | 第22页 |
·地下空间水侵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2 地下空间水侵过程安全撤离理论研究 | 第25-36页 |
·特定地下空间撤离所需时间测算 | 第25-27页 |
·地面积水入侵地下空间时的水力特性 | 第27-28页 |
·市政室外排水公式 | 第27页 |
·城区地表积水水深计算式 | 第27-28页 |
·地表积水水深与入侵流量关系 | 第28页 |
·地下积水水深与上升速度 | 第28页 |
·地下空间安全撤离时间与致灾暴雨频率测算 | 第28-31页 |
·楼梯为控制条件时的安全撤离时间 | 第28-30页 |
·地下空间安全撤离的极限水平距离 | 第30-31页 |
·特定地下空间致灾降雨频率测算 | 第31页 |
·地下空间水侵情况下安全撤离算例 | 第31-35页 |
·地下商场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地下空间撤离情况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固定地表积水深度与地下空间积水水位上升速度 | 第33-34页 |
·匀速上升的地表积水深度与地下空间积水水位上升速度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VOF模型原理与参数率定 | 第36-44页 |
·湍流数学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自由水面跟踪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MAC方法概述 | 第38页 |
·VOF方法概述 | 第38-39页 |
·地下空间数值模拟模型的选择与率定 | 第39-43页 |
·地下空间数值模拟模型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地下空间数值模拟模型的率定 | 第40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地铁车站水侵过程数值模拟 | 第44-67页 |
·地铁车站水侵过程数值模型的构建 | 第44-47页 |
·地铁车站数值模型构建 | 第46页 |
·模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| 第46-47页 |
·工况一:防淹门关闭 | 第47-53页 |
·地铁车站入侵积水推进过程与危险区域 | 第47-51页 |
·出入口研究 | 第51-52页 |
·地铁车站安全撤离路径选择 | 第52-53页 |
·工况二:防淹门开启 | 第53-55页 |
·防淹门作用 | 第53-54页 |
·防淹门开启状态下的地铁车站水侵过程 | 第54-55页 |
·工况三:防淹门关闭且设雨水排水 | 第55-61页 |
·地铁排水系统 | 第55-56页 |
·考虑雨水排水系统的地铁车站水侵过程 | 第56-57页 |
·地铁车站雨、废水排水系统的作用评价 | 第57-58页 |
·地面积水成因及改造措施探讨 | 第58-61页 |
·工况四:两个出入口进水 | 第61-63页 |
·工况五:不同地面积水深 | 第63-65页 |
·地铁车站安全撤离时间计算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5 城市地铁车站水灾避灾措施探讨 | 第67-70页 |
·地铁车站出入口防洪设计 | 第67-68页 |
·地铁车站排水系统设置 | 第68页 |
·地铁车站防洪非工程措施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结论 | 第70-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7页 |
附图1 | 第77-80页 |
附图2 | 第80-84页 |
附图3 | 第84-85页 |
附图4 | 第85-86页 |
附图5 | 第86-8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