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

中日近现代科学价值观的比较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缘由第10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现实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文献研究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比较分析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历史分析法第12页
    (四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一、中日两国科学价值观的基本概述第16-22页
    (一)科学价值观的内涵第16页
    (二)中国科学价值观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鸦片战争后的发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4.中国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日本科学价值观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明治时期的发展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战后复兴及高速发展时期的概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技术立国”时期的发展概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日本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第20-22页
二、中日两国科学价值观内容的比较第22-35页
    (一)中日科学经济价值观比较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的经济价值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的经济价值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中日的科学经济价值观异同第24-25页
    (二)中日科学政治价值观比较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的政治价值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的政治价值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中日科学政治价值观的异同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中日科学军事价值观比较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的军事价值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的军事价值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中日科学军事价值观的异同第29-30页
    (四)中日科学文教价值观比较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的文教价值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的文教价值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中日科学的文教价值观的异同第34-35页
三、中日科学价值观异同的原因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(一)中日科学价值观的各自的理论来源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价值观理论来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价值观理论来源第36-37页
    (二)中日科学价值观的各自政治与经济背景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科学价值观的政治、经济背景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科学价值观的政治、经济背景第38-39页
四、日本科学价值观对我国的启示第39-43页
    (一)我国科学价值观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第39-40页
    (二)日本科学价值观的借鉴意义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日本更加重视科学基础研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日本教育立国的脚步从未停止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日本技术引进带给我们的启示第41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注释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明清易代后东亚地区的华夷之辨--以《大日本史》及其《诸蕃传》为视角
下一篇:莱布尼茨伦理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