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7-12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7-8页 |
(二)研究评述与学术回顾 | 第8-10页 |
(三)研究方式与史料来源 | 第10-11页 |
(四)困难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一、“东亚地区”及“华夷之辨”的阐述 | 第12-19页 |
(一)“东亚地区” | 第12-13页 |
(二)“华夷之辨” | 第13-19页 |
二、正史中华夷之辨的表述 | 第19-27页 |
(一)正史意义的表述 | 第19-22页 |
(二)“华夷变态”下华夷之辨于正史中的表述 | 第22-24页 |
(三)华夷变态事件之一的明清易代于正史的影响及表述 | 第24-27页 |
三、《大日本史》大体史观下日本的华夷之辨概述 | 第27-35页 |
(一)成书背景 | 第27-30页 |
(二)宏观角度的《大日本史》 | 第30-33页 |
1.《大日本史》一名之于编纂思想 | 第30-32页 |
2.《大日本史》又名《本朝史记》之于体裁选例 | 第32-33页 |
(三)微观角度的《大日本史》 | 第33-35页 |
四、《诸蕃传》具体记录下日本的华夷之辨详述 | 第35-51页 |
(一)《诸蕃传》类型列传的简介 | 第35-36页 |
(二)《诸蕃传》大致定位于正史史书《大日本史》的内涵体现 | 第36-38页 |
(三)《诸蕃传》细节史录于正史史书《大日本史》的内涵体现 | 第38-51页 |
1.序言 | 第38-39页 |
2.坐标 | 第39-43页 |
3.周边地区-----琉球 | 第43-44页 |
4.旧有中心-----隋唐(中原王朝) | 第44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(一)古籍史料 | 第54-55页 |
(二)外文著述 | 第55页 |
(三)中文著作 | 第55-56页 |
(四)相关论文 | 第56-58页 |
后记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