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鳍空间摆动推进理论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2 鱼类推进模式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鲹科加新月型尾鳍尾摆推进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鲹科鱼类尾摆推进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2 鲸豚类尾摆推进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3页 |
1.4.1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4.2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第2章 尾摆推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| 第23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运动学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2.1 鱼类形态学描述 | 第23页 |
2.2.2 运动模型 | 第23-29页 |
2.3 动力学分析 | 第29-33页 |
2.3.1 尾柄的动力学模型 | 第32页 |
2.3.2 尾鳍的动力学模型 | 第32-33页 |
2.4 尾鳍升力分析 | 第33-37页 |
2.5 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尾摆推进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39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9页 |
3.2 水动力学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2.1 尾涡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2.2 巡游和转弯(升潜)原理 | 第42-43页 |
3.3 数值计算理论 | 第43-46页 |
3.3.1 Fluent理论概述 | 第43页 |
3.3.2 控制方程 | 第43-44页 |
3.3.3 PISO算法 | 第44-45页 |
3.3.4 湍流模型 | 第45页 |
3.3.5 动网格理论 | 第45-46页 |
3.4 数值计算 | 第46-49页 |
3.4.1 网格划分和条件设定 | 第47-48页 |
3.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尾摆推进系统的实验设计 | 第51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尾鳍推进系统结构设计 | 第51-59页 |
4.2.1 驱动方式选择 | 第51-53页 |
4.2.2 尾鳍设计 | 第53页 |
4.2.3 尾鳍机械结构设计 | 第53-56页 |
4.2.4 重心调节机构设计 | 第56-59页 |
4.3 尾鳍推进系统控制设计 | 第59-64页 |
4.3.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59-63页 |
4.3.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3-64页 |
4.4 实验平台设计 | 第64-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尾摆推进系统的实验研究 | 第69-75页 |
5.1 引言 | 第69页 |
5.2 实验 | 第69-71页 |
5.2.1 前期准备 | 第69-70页 |
5.2.2 实验步骤 | 第70-7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