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1.1 关注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1.2 新手教师MPCK发展是其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4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1.3.1 关于MPCK内涵和构成的研究 | 第14-18页 |
1.3.2 关于MPCK发展的研究 | 第18-22页 |
1.3.3 关于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MPCK对比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3.4 相关研究反思 | 第23页 |
1.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23-25页 |
1.4.1 研究的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4.2 研究的方法 | 第24-25页 |
2 理论框架:MPCK的发展机制 | 第25-34页 |
2.1 MPCK发展的知识基础 | 第25-27页 |
2.2 MPCK的来源途径 | 第27-28页 |
2.3 MPCK的特征 | 第28-31页 |
2.3.1 专业性 | 第29页 |
2.3.2 整合性 | 第29-30页 |
2.3.3 内隐性 | 第30-31页 |
2.3.4 建构性 | 第31页 |
2.4 MPCK的发展价值 | 第31-34页 |
2.4.1 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| 第31-32页 |
2.4.2 改善数学课堂中师生的对话氛围 | 第32-33页 |
2.4.3 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 | 第33-34页 |
3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MPCK发展现状 | 第34-60页 |
3.1 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| 第34-35页 |
3.2 课堂观察及访谈结果比较 | 第35-56页 |
3.2.1 案例一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》 | 第35-41页 |
3.2.2 案例二《用字母表示数》 | 第41-47页 |
3.2.3 案例三《分数除以整数》 | 第47-56页 |
3.3 新手教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| 第56-59页 |
3.4 小结 | 第59-60页 |
4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MPCK薄弱的原因 | 第60-72页 |
4.1 入职后教师个人层面 | 第60-68页 |
4.1.1 忽视对数学学科内容知识再次审视 | 第60-61页 |
4.1.2 数学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待提升 | 第61页 |
4.1.3 缺少儿童研究的意识和方法 | 第61-64页 |
4.1.4 忽视MPCK的若干次要来源 | 第64-65页 |
4.1.5 缺乏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| 第65-67页 |
4.1.6 同事间合作交流不深入 | 第67-68页 |
4.2 师范教育层面 | 第68-70页 |
4.2.1 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 | 第68-69页 |
4.2.2 实践性课程存在不足 | 第69-70页 |
4.3 所就职学校层面 | 第70-72页 |
4.3.1 缺少高效的课例研究活动 | 第70页 |
4.3.2 师徒制缺乏有效运作机制 | 第70-72页 |
5 促进新手教师MPCK发展的建议 | 第72-81页 |
5.1 入职后教师个人层面 | 第72-77页 |
5.1.1 重视再次审视数学学科内容知识 | 第72页 |
5.1.2 提升数学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 | 第72-73页 |
5.1.3 提升儿童研究的意识和方法 | 第73-74页 |
5.1.4 重视MPCK的若干次要来源 | 第74-75页 |
5.1.5 提高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| 第75-76页 |
5.1.6 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活动 | 第76-77页 |
5.2 师范教育层面 | 第77-78页 |
5.2.1 适当调整大学的课程设置 | 第77-78页 |
5.2.2 变革职前实践学习的方式 | 第78页 |
5.3 所就职学校层面 | 第78-81页 |
5.3.1 开展高效的课例研究活动 | 第78-79页 |
5.3.2 完善师徒制度的运作机制 | 第79-81页 |
结语 | 第81-82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附录 | 第85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