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社会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教育发展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3 高一学生的特殊性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教学方法概述 | 第16-24页 |
2.1 教学方法的概念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2 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2.2.1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| 第17-18页 |
2.2.2 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.3 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| 第19页 |
2.3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4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调查目的 | 第24页 |
3.2 调查方式的选择 | 第24页 |
3.3 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24页 |
3.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24页 |
3.5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5.1 关于高一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5.2 关于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迁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5.3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高一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及建议 | 第36-60页 |
4.1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36-41页 |
4.1.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4.1.2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 | 第37-41页 |
4.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迁移与衔接 | 第41-49页 |
4.2.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必要性 | 第41-43页 |
4.2.2 初高中物理知识对比 | 第43-46页 |
4.2.3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设计 | 第46-49页 |
4.3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| 第49-60页 |
4.3.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 | 第49-51页 |
4.3.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 | 第51页 |
4.3.3 学生课堂表现的统计分析 | 第51-54页 |
4.3.4 对于本次教学实践,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3.5 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检验与分析 | 第57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录 (A) | 第64-68页 |
附录 (B) | 第68-70页 |
附录 (C) | 第70-72页 |
附录 (D)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