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6-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6-7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7-12页 |
1.2.1 EVA绩效评价 | 第7-8页 |
1.2.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 | 第8-11页 |
1.2.3 基于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创新 | 第14-16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5.2 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| 第16-21页 |
2.1 概念剖析 | 第16页 |
2.1.1 绩效 | 第16页 |
2.1.2 绩效评价 | 第16页 |
2.1.3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 | 第16页 |
2.2 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激励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3 战略管理理论 | 第17页 |
2.2.4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17页 |
2.2.5 权变管理理论 | 第17页 |
2.3 绩效评价相关方法及其优缺点 | 第17-21页 |
2.3.1 EVA绩效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 | 第17-18页 |
2.3.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 | 第18-19页 |
2.3.3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劣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H公司现状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1 H公司简介 | 第21页 |
3.2 H公司行业发展趋势 | 第21-22页 |
3.2.1 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行业 | 第21页 |
3.2.2 异丙醇胺行业 | 第21-22页 |
3.2.3 新型材料产业 | 第22页 |
3.3 H公司的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2页 |
3.4 H公司实施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| 第22-24页 |
3.4.1 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3.4.2 可行性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战略目标的分解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4-36页 |
4.1 构建的理念原则及框架 | 第24-25页 |
4.1.1 构建理念 | 第24页 |
4.1.2 基本原则 | 第24-25页 |
4.2 H公司EVA综合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25-32页 |
4.2.1 H公司SWOT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2.2 H公司战略地图 | 第26-28页 |
4.2.3 H企业业绩评价框架 | 第28-29页 |
4.2.4 财务维度指标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4.2.5 客户维度指标的确定 | 第30页 |
4.2.6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4.2.7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的确定 | 第31页 |
4.2.8 环境与社会责任维度指标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4.3 H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| 第32-36页 |
4.3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32-33页 |
4.3.2 构建判断矩阵 | 第33-34页 |
4.3.3 确定权重系数 | 第34-35页 |
4.3.4 检验权重的合理性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EVA综合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在H公司中的应用 | 第36-50页 |
5.1 搜集与计算各层面指标数据 | 第36-42页 |
5.1.1 EVA核心指标 | 第36-39页 |
5.1.2 财务其他层面指标 | 第39-40页 |
5.1.3 客户层面指标 | 第40页 |
5.1.4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 | 第40-41页 |
5.1.5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 | 第41页 |
5.1.6 环境与社会责任指标 | 第41-42页 |
5.2 H公司绩效评价各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2-46页 |
5.2.1 目标层-准则层判断矩阵 | 第42页 |
5.2.2 财务层面判断矩阵 | 第42-43页 |
5.2.3 客户层面判断矩阵 | 第43页 |
5.2.4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判断矩阵 | 第43-44页 |
5.2.5 学习与成长层面判断矩阵 | 第44页 |
5.2.6 环境与社会责任层面判断矩阵 | 第44-46页 |
5.3 H公司绩效评价 | 第46-4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7-50页 |
5.4.1 实施步骤 | 第47-48页 |
5.4.2 实施保障 | 第48-49页 |
5.4.3 预期效果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6.1 结论 | 第50页 |
6.2 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1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