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基于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分析--以H公司为例

第一章 绪论第6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6-7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7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EVA绩效评价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文献评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创新之处第14-16页
第二章 绩效评价基础理论第16-21页
    2.1 概念剖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绩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绩效评价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第16页
    2.2 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委托代理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激励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战略管理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目标管理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权变管理理论第17页
    2.3 绩效评价相关方法及其优缺点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EVA绩效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劣第19-21页
第三章 H公司现状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3.1 H公司简介第21页
    3.2 H公司行业发展趋势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行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异丙醇胺行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新型材料产业第22页
    3.3 H公司的绩效评价现状第22页
    3.4 H公司实施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必要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可行性第23-24页
第四章 战略目标的分解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-36页
    4.1 构建的理念原则及框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构建理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本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4.2 H公司EVA综合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公司SWOT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公司战略地图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H企业业绩评价框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财务维度指标的确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客户维度指标的确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的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的确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环境与社会责任维度指标的确定第31-32页
    4.3 H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构建判断矩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确定权重系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检验权重的合理性第35-36页
第五章 EVA综合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在H公司中的应用第36-50页
    5.1 搜集与计算各层面指标数据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EVA核心指标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财务其他层面指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客户层面指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环境与社会责任指标第41-42页
    5.2 H公司绩效评价各指标权重确定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目标层-准则层判断矩阵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财务层面判断矩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客户层面判断矩阵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判断矩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学习与成长层面判断矩阵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环境与社会责任层面判断矩阵第44-46页
    5.3 H公司绩效评价第46-4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实施步骤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实施保障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预期效果第49-5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1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介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营企业品牌负面刻板印象逆转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--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
下一篇:探索式学习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