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依语存在动词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6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二、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摆桑布依语音系 | 第20-27页 |
一、语料来源 | 第20页 |
二、摆桑布依语音系 | 第20-27页 |
第五节 布依语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动词研究动态 | 第27-36页 |
一、汉语存在动词研究 | 第27-31页 |
二、苗瑶语族和藏缅语族语言存在动词研究 | 第31-32页 |
三、壮侗语族语言存在动词研究 | 第32-33页 |
四、布依语存在动词研究 | 第33-35页 |
五、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布依语存在动词的分类 | 第36-59页 |
第一节 布依语动词概述 | 第36-41页 |
一、动词的性质及其分类 | 第36-37页 |
二、动词的语法特征及功能 | 第37-41页 |
第二节 布依语存在动词及其分类 | 第41-55页 |
一、典型存在动词 | 第41-50页 |
二、非典型存在动词 | 第50-55页 |
第三节 特殊存在结构 | 第55-59页 |
一、零动词存在句NP1+NP2 | 第55-57页 |
二、NP1+满+NP2 | 第57-59页 |
第三章 布依语存在动词的句法特征 | 第59-71页 |
第一节 存在动词前后的句法成分 | 第59-66页 |
一、存在处所NP1的构成 | 第60-63页 |
二、存在主体NP2的构成 | 第63-66页 |
第二节 存在动词的句法特点 | 第66-71页 |
一、存在动词的特点 | 第66-69页 |
二、存在动词的功能 | 第69-71页 |
第四章 布依语存在动词的语义特点 | 第71-82页 |
第一节 存在动词的基本意义 | 第71-74页 |
一、典型存在动词的基本意义 | 第71-73页 |
二、非典型存在动词的基本意义 | 第73-74页 |
第二节 存在动词的时空认知意义 | 第74-82页 |
一、单纯时空 | 第75-78页 |
二、混合时空 | 第78-82页 |
第五章 布依语存在动词的语用分析 | 第82-100页 |
第一节 存在动词的语用类型 | 第82-93页 |
一、叙述型 | 第82-83页 |
二、判断型 | 第83-84页 |
三、描写型 | 第84-86页 |
四、存在句的语篇功能 | 第86-93页 |
第二节 制约存在句使用的因素 | 第93-100页 |
一、文体特点、篇章内容对存在句使用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二、篇章因素对存在句使用的制约 | 第95-98页 |
三、话语使用者的主观因素与存在句使用的关系 | 第98-100页 |
第六章 布依语各土语存在动词的比较分析 | 第100-117页 |
第一节 三个土语“有”、“在”和“是”的分布情况 | 第100-104页 |
一、存在动词的分布特点 | 第101-102页 |
二、存在动词没有类别范畴 | 第102-104页 |
第二节 三个土语典型存在动词的比较分析 | 第104-114页 |
一、“有”字比较 | 第104-107页 |
二、“在”字比较 | 第107-111页 |
三、“是”字比较 | 第111-114页 |
第三节 三个土语非典型存在动词的初步比较 | 第114-117页 |
一、静态存在动词比较 | 第114-115页 |
二、动态存在动词比较 | 第115-117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117-121页 |
一、余论 | 第117-119页 |
二、不足与展望 | 第119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