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靖方言词汇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概述 | 第8-18页 |
第一节 曲靖市麒麟区的概况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一、云南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、曲靖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曲靖方言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选点依据、材料来源及发音人情况 | 第13-14页 |
一、选点依据 | 第13页 |
二、语料来源 | 第13页 |
三、发音人情况 | 第13-14页 |
第五节 曲靖方言语音概况 | 第14-17页 |
一、声母 | 第14-16页 |
二、韵母 | 第16-17页 |
三、声调 | 第17页 |
第六节 体例说明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曲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| 第18-29页 |
第一节 词形比较 | 第18-24页 |
一、音节的数量变化 | 第18-19页 |
二、构词语素的差异 | 第19-21页 |
三、词缀的差异 | 第21-24页 |
四、词缀位置的差异 | 第24页 |
第二节 词性比较 | 第24-25页 |
一、名词的词性变化 | 第24-25页 |
二、动词的词性变化 | 第25页 |
三、量词的词性变化 | 第25页 |
第三节 词义比较 | 第25-29页 |
一、形同义异 | 第25-26页 |
二、义同形异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曲靖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 | 第29-53页 |
第一节 单纯词 | 第29-31页 |
一、名词 | 第29页 |
二、动词 | 第29-30页 |
三、形容词 | 第30页 |
四、量词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合成词 | 第31-53页 |
一、复合式 | 第31-38页 |
二、附加式 | 第38-47页 |
三、重叠式 | 第47-53页 |
第三章 曲靖方言词汇的构词理据 | 第53-66页 |
第一节 属性理据 | 第53-61页 |
一、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命名 | 第53-55页 |
二、根据事物的动作、声音命名 | 第55-56页 |
三、根据事物的用途、来源命名 | 第56-58页 |
四、根据事物处所命名 | 第58-59页 |
五、根据事物的性质或分类命名 | 第59-61页 |
第二节 修辞理据 | 第61-63页 |
一、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命名 | 第61-62页 |
二、以借代的修辞手法来命名 | 第62页 |
三、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命名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文化理据 | 第63-66页 |
一、避俗趋雅 | 第63页 |
二、避凶趋吉 | 第63-64页 |
三、揣测附会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曲靖方言词汇中的风物词 | 第66-76页 |
第一节 生活习俗 | 第66-67页 |
第二节 婚嫁习俗 | 第67-70页 |
第三节 丧葬习俗 | 第70-72页 |
第四节 农事耕种 | 第72-73页 |
第五节 人、物称谓 | 第73-76页 |
一、对人的称谓 | 第73-74页 |
二、对物的称谓 | 第74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附录 | 第79-9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