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 
| 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 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 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 
| 1.3.1 本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 
| 1.3.2 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 
| 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 
| 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 
| 1.4.2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3-15页 | 
|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 | 第15-23页 | 
| 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 
| 2.1.1 信息资源 | 第15页 | 
| 2.1.2 教育资源 | 第15页 | 
| 2.1.3 民族教育资源 | 第15页 | 
| 2.1.4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 | 第15-16页 | 
| 2.2 主要技术方法 | 第16-21页 | 
| 2.2.1 本体方法理论 | 第16-17页 | 
| 2.2.3 服务描述方法——OWL-S | 第17-21页 | 
| 2.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概述 | 第21-22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 
| 第3章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型的语义分析 | 第23-36页 | 
| 3.1 民族教育资源分类体系 | 第23-25页 | 
| 3.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过程分析 | 第25-29页 | 
| 3.2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层 | 第25页 | 
| 3.2.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注册管理层 | 第25-27页 | 
| 3.2.3 学习者应用层 | 第27-29页 | 
| 3.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学习者兴趣模型 | 第29-35页 | 
| 3.3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用户行为分析 | 第29-31页 | 
| 3.3.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用户兴趣分析 | 第31-35页 | 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 
| 第4章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及语义运算 | 第36-58页 | 
| 4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本体的构建与资源整合方法 | 第36-42页 | 
| 4.1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本体的构建方法和过程 | 第36-39页 | 
| 4.1.2 基于本体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表示方法 | 第39-42页 | 
| 4.2 构建本体原型——以佤族教育文化研究为例 | 第42-48页 | 
| 4.2.1 本体中概念层次的设计 | 第42-46页 | 
| 4.2.2 定义属性 | 第46-48页 | 
| 4.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本体数据库存储 | 第48-52页 | 
| 4.4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概念间语义相似度计算 | 第52-57页 | 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 
| 第5章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型语义化描述 | 第58-74页 | 
| 5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型的构建 | 第58-59页 | 
| 5.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服务过程语义化描述框架 | 第59-66页 | 
| 5.2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服务过程特征描述 | 第59-61页 | 
| 5.2.2 扩展ServiceProfile方法 | 第61-63页 | 
| 5.2.3 扩展ServiceParameter方法 | 第63-65页 | 
| 5.2.4 两种方式的对比分析 | 第65-66页 | 
| 5.3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服务应用模型语义化描述实现 | 第66-73页 | 
| 5.3.1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通用应用本体定义 | 第66-67页 | 
| 5.3.2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服务过程语义化描述 | 第67-73页 | 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 
| 第6章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服务平台原型 | 第74-85页 | 
| 6.1 原型系统的实现 | 第74-75页 | 
| 6.2 检索服务本体描述 | 第75-79页 | 
| 6.3 检索服务原型系统的验证 | 第79-84页 | 
| 6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 
|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5-87页 | 
| 7.1 论文内容总结 | 第85页 | 
| 7.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| 第85-87页 | 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