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诗歌教学的课标要求与诗歌教学的教育学视角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诗歌教学的课标要求 | 第12-14页 |
一、初中课标的要求解读 | 第12-13页 |
二、高中课标的要求解读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诗歌教学的教育学视角 | 第14-18页 |
一、认知发展理论与诗歌教学 | 第15页 |
二、发现学习理论与诗歌教学 | 第15-16页 |
三、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诗歌教学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初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| 第18-28页 |
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| 第18-19页 |
一、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18-19页 |
二、调查问卷的实施 | 第19页 |
第二节 初高中调查问卷的处理和分析 | 第19-22页 |
一、调查问卷的处理 | 第19-21页 |
二、调查问卷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22-23页 |
一、初中老师访谈 | 第22页 |
二、高中老师访谈 | 第22-23页 |
三、学生访谈 | 第23页 |
第四节 初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在衔接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3-28页 |
一、教材方面存在问题 | 第23-24页 |
二、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三、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初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脱节现象成因分析 | 第28-32页 |
第一节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 | 第28页 |
第二节 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变化 | 第28-30页 |
一、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 | 第28-29页 |
二、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学生学习方式和身心发展的变化 | 第30-32页 |
一、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差异性 | 第30-31页 |
二、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初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衔接性策略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认识与把握诗歌教学的规律 | 第32页 |
第二节 初高中教师的功能定位与相互观照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初高中学生的自我调整 | 第34页 |
第四节 加强有效课程资源的建设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附录1 | 第40-43页 |
附录2 | 第43-44页 |
附录3 | 第44-45页 |
附录4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