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--基于依恋理论视角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对象 | 第10-12页 |
(三)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 观察法 | 第13页 |
2. 访谈法 | 第13-14页 |
(五)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2. 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5-25页 |
(一) 留守儿童情感研究 | 第15-19页 |
1. 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 | 第15-17页 |
2. 情感缺失的原因 | 第17-18页 |
3. 情感缺失的对策 | 第18-19页 |
(二) 依恋理论研究 | 第19-24页 |
1. 依恋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| 第19-21页 |
2. 依恋的类型 | 第21页 |
3. 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 | 第21-22页 |
4. 依恋理论的应用领域 | 第22-24页 |
(三) 文献述评 | 第24-25页 |
三、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 | 第25-36页 |
(一)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8页 |
1.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 | 第25-26页 |
2. 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 留守年龄低、留守时间长 | 第27-28页 |
(二)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 | 第28-31页 |
1. 情感淡漠 | 第28-29页 |
2. 情感自卑 | 第29页 |
3. 情感低落 | 第29-30页 |
4. 情感孤独 | 第30-31页 |
5. 移情网络 | 第31页 |
(三)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1. 道德行为偏差 | 第31-33页 |
2. 心理发育不良 | 第33-34页 |
3. 人际关系松散 | 第34-36页 |
四、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 | 第36-43页 |
(一) 父母家庭角色的缺位 | 第36-38页 |
1. 亲子分离过早 | 第36-37页 |
2. 亲子沟通缺乏 | 第37-38页 |
(二) 监护人照顾的局限 | 第38-40页 |
1. 隔代沟通的困难重重 | 第38-39页 |
2. 隔代照顾的重养轻情 | 第39-40页 |
3. 其他监护的教养缺陷 | 第40页 |
(三) 学校情感支持的不足 | 第40-43页 |
1. 缺少情感沟通与教育的氛围 | 第41页 |
2. 缺乏情感沟通与教育的意识 | 第41-43页 |
五、总结与反思 | 第43-47页 |
(一) 总结 | 第43-44页 |
(二) 反思 | 第44-47页 |
1. 不足 | 第44-45页 |
2. 启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