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1.3 研究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35页 |
2.1 顾客心理所有权 | 第15-20页 |
2.1.1 顾客心理所有权的定义 | 第15-17页 |
2.1.2 顾客心理所有权的维度 | 第17-18页 |
2.1.3 顾客心理所有权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2 顾客契合 | 第20-26页 |
2.2.1 顾客契合的定义 | 第20-23页 |
2.2.2 顾客契合的维度 | 第23-25页 |
2.2.3 顾客契合的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2.3 顾客忠诚 | 第26-30页 |
2.3.1 顾客忠诚的定义 | 第26-28页 |
2.3.2 顾客忠诚的维度 | 第28-29页 |
2.3.3 顾客忠诚的研究现状 | 第29-30页 |
2.4 顾客介入 | 第30-33页 |
2.4.1 顾客介入的定义 | 第30-31页 |
2.4.2 顾客介入的维度 | 第31-32页 |
2.4.3 顾客介入研究现状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35-43页 |
3.1 概念模型构建 | 第35-38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38-42页 |
3.2.1 顾客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契合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3.2.2 顾客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2.3 顾客契合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| 第40页 |
3.2.4 顾客契合的中介作用 | 第40-41页 |
3.2.5 顾客介入的调节作用 | 第41-4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| 第43-51页 |
4.1 变量的操作性界定与测量 | 第43-45页 |
4.1.1 顾客心理所有权量表 | 第43-44页 |
4.1.2 顾客契合量表 | 第44页 |
4.1.3 顾客忠诚量表 | 第44-45页 |
4.1.4 顾客介入量表 | 第45页 |
4.2 调查问卷设计和预调研检验 | 第45-50页 |
4.2.1 预调研题项信度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2.2 预调研题项效度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3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| 第51-64页 |
5.1 样本特征 | 第51-53页 |
5.1.1 数据收集 | 第51页 |
5.1.2 描述性统计 | 第51-52页 |
5.1.3 Harman单因素检验 | 第52-53页 |
5.2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2.1 信度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2.2 效度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3 相关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4 假设检验 | 第58-63页 |
5.4.1 回归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4.2 中介变量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4.3 调节变量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| 第64-70页 |
6.1 结果呈现 | 第64-65页 |
6.2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7页 |
6.2.1 顾客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契合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6.2.2 顾客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忠诚的直接影响 | 第66页 |
6.2.3 顾客契合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| 第66页 |
6.2.4 顾客契合对顾客心理所有权和顾客忠诚的中介作用 | 第66-67页 |
6.2.5 顾客介入的调节作用 | 第67页 |
6.3 管理启示 | 第67-6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附录一 预调研问卷 | 第77-80页 |
附录二 正式调研问卷 | 第80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