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第20-30页
    2.1 上市公司超募现象理论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“超募”问题的缘起及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状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的原因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的风险分析第23页
    2.2 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超募资金使用去向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投资效率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投资、效率及投资效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第26页
    2.4 超募现象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委托代理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自由现金流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超募现象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过程第30-49页
    3.1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假设提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IPO超募与非效率投资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IPO超募与过度投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IPO超募与投资不足第31页
    3.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本选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据来源第32页
    3.3 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构建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效率投资的变量设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IPO超募的变量设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构建超募现象与投资效率关系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3.4 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的回归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描述性统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相关性检验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回归结果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非效率投资的度量结果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5 超募现象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过程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描述性统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相关性检验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稳健性检验第47-4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4章 实证分析结论与相关建议第49-53页
    4.1 实证分析结论第49页
    4.2 相关建议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IPO超募现象的建议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公司投资行为非效率的建议第51-52页
    4.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第5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结论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任务复杂度与时间压力对网购决策效率的影响
下一篇: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