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STS的产生 | 第10页 |
1.3 STS教育的发展历史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外STS教育发展历史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STS教育发展历史 | 第12-13页 |
1.4 STS教育的指向 | 第13页 |
1.5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5.1 STS教育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1.5.2 教材的概念 | 第14页 |
1.5.3 教材版本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1.5.4 教材中STS内容编写的流程 | 第15页 |
1.6 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1.6.1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6.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| 第16页 |
1.6.3 平衡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7 人教版教材中STS教育内容对比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8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8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9页 |
1.8.2 比较研究法 | 第19页 |
1.8.3 量化比较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| 第19页 |
1.8.4 内容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STS教育的演变 | 第20-27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21页 |
2.2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涉及STS教育对比 | 第21-23页 |
2.3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STS教育对比 | 第23-24页 |
2.4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涉及STS教育对比 | 第24-26页 |
2.5 课程标准中涉及STS教育对比研究的结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STS内容的比较分析 | 第27-38页 |
3.1 分类比较内容 | 第27页 |
3.2 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材STS内容选择的一致性信度检验 | 第27页 |
3.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STS主题内容的比较分析 | 第27-34页 |
3.3.1 STS主题选择分类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3.2 以“物理与工农业生产”为例 | 第28-31页 |
3.3.3 STS主题分类情况比较 | 第31-33页 |
3.3.4 STS主题数量比较 | 第33-34页 |
3.4 人教版初中物理STS教育主题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.1 呈现方式选择分类方法 | 第34页 |
3.4.2 呈现方式分类情况比较 | 第34-35页 |
3.5 人教版初中物理STS教育主题栏目设置的比较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5.1 栏目设置选择方法 | 第35页 |
3.5.2 栏目设置情况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6 研究结论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STS主题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| 第38-47页 |
4.1 问卷的确定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1 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1.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39页 |
4.1.3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1.4 问卷的实施过程 | 第40页 |
4.2 学生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1 学生对教材中STS教育的认识 | 第40-42页 |
4.2.2 STS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3 教师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3.1 教师对STS教育的认知 | 第43-45页 |
4.3.2 教师对教材中STS主题的认识 | 第45页 |
4.3.3 教师对教材中STS主题呈现方式的认识 | 第45-46页 |
4.3.4 开展STS教育的难度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| 第47-49页 |
附录一 | 第49-50页 |
附录二 | 第50-51页 |
附录三 | 第51-52页 |
附录四 | 第52-53页 |
附录五 | 第53-54页 |
附录六 | 第54-55页 |
附录七 | 第55-57页 |
附录八 | 第57-59页 |
附录九 | 第59-62页 |
附录十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