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导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论文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6-20页 |
2.1 营销组合理论 | 第16页 |
2.2 服务营销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3.1 整合营销传播的起源 | 第17-18页 |
2.3.2 整合营销传播的层次 | 第18页 |
2.3.3 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3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现状 | 第20-25页 |
3.1 邮政直邮业务定义及特征 | 第20-21页 |
3.2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1-25页 |
3.2.1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现状 | 第21-23页 |
3.2.2 YT 直邮业务服务的主要内容 | 第23页 |
3.2.3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存在问题 | 第23-25页 |
4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| 第25-39页 |
4.1 外部环境 PEST 分析 | 第25-28页 |
4.1.1 政治法律环境 | 第25-26页 |
4.1.2 经济环境 | 第26页 |
4.1.3 社会文化环境 | 第26-27页 |
4.1.4 技术环境 | 第27-28页 |
4.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2.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| 第29页 |
4.2.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| 第29页 |
4.2.3 新进入者的威胁 | 第29页 |
4.2.4 替代品的威胁 | 第29-30页 |
4.2.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| 第30-31页 |
4.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3.1 邮政直邮业务价值链 | 第31-32页 |
4.3.2 基本活动 | 第32-33页 |
4.4 SWOT 分析 | 第33-39页 |
4.4.1 直邮业务发展的优势 | 第34页 |
4.4.2 直邮业务发展的劣势 | 第34-36页 |
4.4.3 直邮业务发展的机会 | 第36-37页 |
4.4.4 直邮业务发展的威胁 | 第37-39页 |
5 YT 邮政直邮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| 第39-54页 |
5.1 YT 邮政直邮差异化营销策略 | 第39-40页 |
5.2 YT 邮政直邮的产品策略 | 第40-41页 |
5.3 YT 邮政直邮的渠道策略 | 第41-43页 |
5.3.1 建立 YT 邮政直邮社会代理渠道 | 第41-42页 |
5.3.2 建立 YT 邮政直邮方便顾客的分销渠道 | 第42-43页 |
5.4 YT 邮政直邮的服务营销策略 | 第43-49页 |
5.4.1 建立 YT 邮政直邮服务营销体系 | 第43-45页 |
5.4.2 建立 YT 邮政直邮服务考核机制 | 第45-46页 |
5.4.3 建立 YT 邮政分级客户服务管理办法 | 第46-49页 |
5.5 YT 邮政直邮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| 第49-54页 |
5.5.1 建立和发挥 YT 邮政整合传播的基础设施优势 | 第49-50页 |
5.5.2 系统分析,细化 YT 邮政直邮整合营销传播流程 | 第50-52页 |
5.5.3 明确定位,确立 YT 邮政直邮品牌宣传内容 | 第52-54页 |
6 YT 邮政直邮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现的保障措施 | 第54-59页 |
6.1 成立 YT 直邮协会,打造发展直邮业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| 第54页 |
6.2 建立能够适应整合营销传播的组织架构 | 第54页 |
6.3 壮大 YT 邮政直邮营销产业链 | 第54-56页 |
6.4 完善小区信报箱建设,形成强大支撑后盾 | 第56-57页 |
6.5 狠抓区域内投递质量,强化“最后一公里”责任 | 第57-59页 |
7 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