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 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三、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11-14页 |
第一节 认知负荷理论兴起与发展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同声传译中的认知负荷模型 | 第12-1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同声传译中的断句和衔接 | 第14-24页 |
第一节 同声传译中的断句技巧 | 第15-19页 |
一、 关系词引导的从句的断句 | 第16-17页 |
二、 连接词引导的分句的断句 | 第17-18页 |
三、 介词短语结构处的断句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同声传译中的衔接技巧 | 第19-23页 |
一、 语义逻辑隐形衔接 | 第20-21页 |
二、 重复性衔接 | 第21-22页 |
三、 词类转换法衔接 | 第22-2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同声传译中断句和衔接技巧在语料中的应用 | 第24-38页 |
第一节 世界侵权法学术交流会案例介绍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世界侵权法学术交流会语言特点以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一、 世界侵权法学术交流会的语言特点 | 第25-26页 |
二、 世界侵权法学术交流会同声传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断句技巧在本案例中的应用 | 第27-34页 |
一、 从句断句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二、 分句断句的应用 | 第29-31页 |
三、 介词短语断句的应用 | 第31-34页 |
第四节 衔接技巧在本案例中的应用 | 第34-37页 |
一、 语义逻辑隐形衔接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二、 重复性衔接的应用 | 第35-36页 |
三、 词类转换法衔接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