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27页 |
第一节 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页 |
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一、幼儿科学领域活动 | 第15页 |
二、幼儿尝试学习 | 第15-16页 |
三、幼儿尝试学习活动 | 第16-17页 |
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7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三、研究评述 | 第25-27页 |
第一章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27-39页 |
第一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的现状 | 第27-36页 |
一、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的目的 | 第27页 |
二、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的方法 | 第27-29页 |
三、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的结果 | 第29-36页 |
第二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| 第36-39页 |
一、教师提供的幼儿自主尝试时间不足 | 第36-37页 |
二、教师的科学活动教学逻辑不够完善 | 第37-38页 |
三、教师尚未把握幼儿的认知难度框架 | 第38-39页 |
第二章 幼儿尝试学习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立论基础 | 第39-45页 |
第一节 幼儿尝试学习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| 第39-41页 |
一、改进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现存问题的需要 | 第39-40页 |
二、顺应大班幼儿认知特点的需要 | 第40页 |
三、保护和促进幼儿好奇心发展的需要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立论基础 | 第41-45页 |
一、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41-42页 |
二、重叠波浪理论 | 第42-43页 |
三、具身认知理论 | 第43-44页 |
四、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思想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的模式建构 | 第45-53页 |
第一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的设计理念 | 第45-47页 |
一、以培养科学态度为活动目标 | 第45-46页 |
二、以整合手脑运动为活动过程 | 第46页 |
三、以赏识多元结果为评价思路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模式建构的总体思路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模式的内容 | 第49-53页 |
一、问题呈现 | 第49-50页 |
二、生活联结 | 第50页 |
三、尝试操作 | 第50-51页 |
四、形成概念 | 第51页 |
五、再次尝试 | 第51-52页 |
六、交流分享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| 第53-68页 |
第一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的设计 | 第53-57页 |
第二节 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的实施——以《自然测量》为例 | 第57-68页 |
一、实施对象 | 第57页 |
二、实施条件 | 第57-59页 |
三、实施过程 | 第59-62页 |
四、实施效果分析与反思 | 第62-6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