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由 | 第11-12页 |
一、政策法规 | 第11页 |
二、现实诉求 | 第11页 |
三、个人缘由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一、师幼互动 | 第13页 |
二、早期阅读活动 | 第13-14页 |
三、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 | 第14页 |
第四节 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三、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| 第22-23页 |
第五节 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一、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| 第23-24页 |
二、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24页 |
三、皮亚杰的语言交互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四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| 第25页 |
第六节 研究设计 | 第25-29页 |
一、研究对象的选定 | 第2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的选取 | 第25-27页 |
三、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| 第27页 |
四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X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| 第29-49页 |
第一节 不同发起者发起的师幼互动 | 第29-36页 |
一、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 | 第29-32页 |
二、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 | 第32-36页 |
第二节 不同活动阶段的师幼互动 | 第36-49页 |
一、阅读前准备阶段的师幼互动 | 第37-40页 |
二、儿童自由阅读阶段的师幼互动 | 第40-43页 |
三、师幼共读阶段的师幼互动 | 第43-45页 |
四、儿童讲述阶段的师幼互动 | 第45-49页 |
第三章 X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9-61页 |
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一、教师独占主导权,幼儿的主体性受限制 | 第49页 |
二、互动形式单一,互动深度不够 | 第49页 |
三、互动内容片面,对早期阅读核心经验和教育性的挖掘肤浅 | 第49-50页 |
四、重知识和纪律,缺乏对幼儿的情感关照 | 第50页 |
第二节 原因分析 | 第50-61页 |
一、主观原因 | 第51-56页 |
二、客观原因 | 第56-61页 |
第四章 教育建议 | 第61-77页 |
第一节 教师视角 | 第61-73页 |
一、正确认识早期阅读活动的内涵和价值 | 第61-62页 |
二、正确定位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| 第62-63页 |
三、围绕核心经验展开互动,体现集体早期阅读活动的教育性 | 第63-65页 |
四、互动方式多元化,确保互动的持续和深入 | 第65-69页 |
五、创造互动机会,让更多幼儿参与其中 | 第69-70页 |
六、关注幼儿情感需求,提高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支持 | 第70-73页 |
第二节 幼儿园视角 | 第73-77页 |
一、优化管理制度,保证教师参与师幼互动的时间和精力 | 第73页 |
二、从阅读材料和环境设计出发,营造多彩、自由的阅读情景 | 第73-74页 |
三、兼顾教学研究和心灵关怀,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幸福感 | 第74-75页 |
四、利用家庭资源,做好“家园共育” | 第75-77页 |
结语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附录1 | 第84-86页 |
附录2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