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2页 |
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5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5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学习兴趣 | 第16页 |
2.1.2 教学策略 | 第16-17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2.1 需要层次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ARCS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2.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| 第19页 |
2.2.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 | 第20-31页 |
3.1 问卷调查 | 第20-24页 |
3.1.1 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 | 第20页 |
3.1.2 问卷设计 | 第20-21页 |
3.1.3 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21页 |
3.1.4 问卷的效度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1.5 问卷的相关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2 访谈调查 | 第24-26页 |
3.3 结果分析 | 第26-31页 |
3.3.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2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现状分析 | 第27-31页 |
第4章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优化建议 | 第31-42页 |
4.1 吸引注意的教学策略 | 第31-33页 |
4.1.1 知觉激活 | 第31-32页 |
4.1.2 探究激活 | 第32页 |
4.1.3 设计变化 | 第32-33页 |
4.2 建立相关的教学策略 | 第33-35页 |
4.2.1 目标定向 | 第33-34页 |
4.2.2 动机匹配 | 第34页 |
4.2.3 增加熟悉感 | 第34-35页 |
4.3 树立自信的教学策略 | 第35-36页 |
4.3.1 学习要求 | 第35页 |
4.3.2 成功机会 | 第35-36页 |
4.3.3 归因模式 | 第36页 |
4.4 提供满足的教学策略 | 第36-38页 |
4.4.1 内部强化 | 第37页 |
4.4.2 外部报酬 | 第37-38页 |
4.4.3 公平对待 | 第38页 |
4.5 教学策略的教学实验结果 | 第38-42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5.1 总结 | 第42页 |
5.2 展望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47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4页 |
附录一 | 第48-51页 |
附录二 | 第51-54页 |
附录三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