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交通状态判别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2 交通流预测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突变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7-23页 |
2.1 突变理论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1.1 突变理论简介 | 第17页 |
2.1.2 突变理论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2.2 初等突变类型 | 第18-19页 |
2.3 突变理论应用情况 | 第19-22页 |
2.3.1 运用突变理论的条件 | 第19-21页 |
2.3.2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| 第21页 |
2.3.3 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3-36页 |
3.1 道路网络分类 | 第23页 |
3.2 交通状态概述 | 第23-26页 |
3.2.1 交通状态定义 | 第24页 |
3.2.2 交通状态分类 | 第24-25页 |
3.2.3 交通状态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3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6-35页 |
3.3.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| 第26-28页 |
3.3.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| 第28-29页 |
3.3.3 常用评价指标 | 第29-33页 |
3.3.4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| 第33-35页 |
3.3.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预测及判别 | 第36-49页 |
4.1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预测方法 | 第36-37页 |
4.2 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流预测模型 | 第37-40页 |
4.2.1 模型的建立 | 第37-39页 |
4.2.2 模型的求解 | 第39-40页 |
4.2.3 模型的检验 | 第40页 |
4.3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 | 第40-43页 |
4.3.1 交通流参数预测 | 第40-41页 |
4.3.2 交通状态评价 | 第41-43页 |
4.4 算例分析 | 第43-48页 |
4.4.1 算例路网概况 | 第43页 |
4.4.2 交通流预测 | 第43-47页 |
4.4.3 交通状态评价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预警及对策——以重庆市为例 | 第49-57页 |
5.1 交通状态异常的成因 | 第49-51页 |
5.2 交通状态异常的预警 | 第51-53页 |
5.3 交通状态异常的对策 | 第53-5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