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6页 |
2.1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1.1 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| 第15页 |
2.1.2 平衡计分卡的构成 | 第15-17页 |
2.1.3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原则 | 第17-19页 |
2.1.4 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| 第19-20页 |
2.2 文献综述 | 第20-24页 |
2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2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2-24页 |
2.3 理论与文献述评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6-34页 |
3.1 A公司的基本情况 | 第26-30页 |
3.1.1 企业概况 | 第26页 |
3.1.2 人员结构 | 第26-28页 |
3.1.3 组织架构 | 第28-29页 |
3.1.4 经营管理状况 | 第29-30页 |
3.2 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2.1 实施绩效管理的原因 | 第30页 |
3.2.2 绩效管理体系的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3 A公司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3.3.1 实施问题 | 第32-33页 |
3.3.2 运行问题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A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重塑 | 第34-47页 |
4.1 实施与运行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1.1 平衡计分卡项目的特点 | 第34页 |
4.1.2 推行项目的难点 | 第34-35页 |
4.1.3 项目推进成功的关键事项 | 第35-38页 |
4.1.4 A公司推行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| 第38页 |
4.2 A公司平衡计分卡的再造 | 第38-45页 |
4.2.1 组织架构的重塑 | 第38-40页 |
4.2.2 运行原理 | 第40页 |
4.2.3 岗位职责 | 第40-41页 |
4.2.4 保证有效运行的方式 | 第41-45页 |
4.3 A公司平衡计分卡的创新之处 | 第45-47页 |
4.3.1 维度创新 | 第45页 |
4.3.2 运行机制创新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A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、运行与效果分析 | 第47-62页 |
5.1 A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 | 第47-52页 |
5.1.1 战略规划的确定 | 第47页 |
5.1.2 房地产项目开发价值链 | 第47-48页 |
5.1.3 公司战略转化为四个维度指标过程 | 第48页 |
5.1.4 各纬度指标的选取、量化与行动方案 | 第48-52页 |
5.2 A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 | 第52-57页 |
5.2.1 考核方式 | 第52-53页 |
5.2.2 激励改进 | 第53-56页 |
5.2.3 协调员会议的运行 | 第56-57页 |
5.3 企业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执行效果 | 第57-62页 |
5.3.1 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体系运行效果 | 第57-59页 |
5.3.2 组织运营与发展维度运行效果 | 第59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62-6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研究的不足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