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吨级公务执法船防碰撞安全可靠性分析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0-15页 |
1.1.1 船舶事故统计 | 第10-11页 |
1.1.2 公务执法船的现状和趋势 | 第11-13页 |
1.1.3 公务船的执法对抗案例 | 第13-15页 |
1.1.4 我国主要千吨级公务执法船 | 第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9页 |
1.2.1 船舶碰撞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2 船-船碰撞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3 新型耐撞结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4 研究趋势和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可靠性分析设计主要方法 | 第20-27页 |
2.1 常规计算设计 | 第20-25页 |
2.1.1 舷侧外板尺寸计算 | 第20-21页 |
2.1.2 舷侧肋骨尺寸计算 | 第21-22页 |
2.1.3 舷侧纵桁尺寸计算 | 第22-23页 |
2.1.4 舷侧纵骨尺寸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2 有限元计算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1 有限元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有限元软件 | 第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常规计算设计 | 第27-32页 |
3.1 选取计算案例 | 第27页 |
3.1.1 使命任务 | 第27页 |
3.1.2 设计船型 | 第27页 |
3.1.3 主要参数 | 第27页 |
3.2 舷侧外板尺寸计算 | 第27-28页 |
3.3 舷侧肋骨尺寸计算 | 第28-29页 |
3.4 舷侧纵桁尺寸计算 | 第29-30页 |
3.5 舷侧纵骨尺寸计算 | 第30-3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有限元计算分析 | 第32-51页 |
4.1 构建碰撞参数 | 第32-34页 |
4.1.1 碰撞位置 | 第32页 |
4.1.2 碰撞角度 | 第32页 |
4.1.3 碰撞速度 | 第32-33页 |
4.1.4 碰撞时间 | 第33页 |
4.1.5 撞船重量 | 第33页 |
4.1.6 碰撞研究方案 | 第33-34页 |
4.2 材料及许用应力 | 第34页 |
4.3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34-46页 |
4.3.1 有限元模型 | 第34-35页 |
4.3.2 边界条件 | 第35-36页 |
4.3.3 计算载荷和工况 | 第36-39页 |
4.3.4 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39-46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4.1 不同碰撞位置的影响 | 第46页 |
4.4.2 不同碰撞角度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4.3 不同碰撞速度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.4 不同碰撞时间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4.5 不同撞船重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改进结构设计 | 第51-65页 |
5.1 舷侧外板改进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5.1.1 舷侧外板改进方案 | 第51页 |
5.1.2 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51-54页 |
5.1.3 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2 舷侧纵骨改进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5.2.1 舷侧纵骨改进方案 | 第55页 |
5.2.2 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55-59页 |
5.2.3 结果分析 | 第59页 |
5.3 舷侧外板与舷侧纵骨联合改进的影响 | 第59-64页 |
5.3.1 舷侧外板与舷侧纵骨联合改进方案 | 第60页 |
5.3.2 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60-63页 |
5.3.3 结果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附录 | 第70-9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附件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