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2.2 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3 优质课的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6页 |
1.2.4 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| 第16页 |
1.3 研究问题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7页 |
1.4.2 课堂观察法 | 第17-18页 |
1.4.3 访谈调查法 | 第18页 |
1.5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1.1 师生互动 | 第19页 |
2.1.2 课堂言语互动 | 第19页 |
2.1.3 优质课 | 第19-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2.2.1 交往教学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借助FIAS和ITIAS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师生言语互动行为进行研究 | 第22-45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1.1 FIAS简介 | 第22-23页 |
3.1.2 ITIAS简介 | 第23-24页 |
3.2 视频样本的选取 | 第24-26页 |
3.3 借助FIAS和ITIAS研究师生言语互动行为 | 第26-36页 |
3.3.1 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编码和统计 | 第26-29页 |
3.3.2 小学数学优质课师生言语互动的统计和分析 | 第29-36页 |
3.4 访谈研究 | 第36-39页 |
3.4.1 访谈记录 | 第36-38页 |
3.4.2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5 优质课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结论 | 第39页 |
3.6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效果的策略 | 第39-45页 |
3.6.1 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6.2 教师智慧引领 | 第40页 |
3.6.3 鼓励合作探索中的产生思维碰撞 | 第40-41页 |
3.6.4 合理使用班班通设备 | 第41-43页 |
3.6.5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4.1 总结 | 第45页 |
4.2 反思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录 | 第49-7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