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中国民族器乐论文--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古琴(七弦琴)、瑟论文

古代琴论中的演奏美学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7-16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7-9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琴论研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演奏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4-16页
第一章 古琴演奏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16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先秦:内得于心,外应于器——审美意识的萌发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论证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论证形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论证逻辑第19页
    第二节 两汉至隋唐:演奏理论的自觉与展开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学理论方向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演奏实践方向第25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宋元明:中国古代琴论体系的建立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琴谱编纂制度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琴乐之美的探讨与集成第35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清:压力下的求新变异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古琴谱式的改良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古琴理论的创新第38-40页
第二章 弦、指、音、意——琴乐演奏的基本要素第40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弦指音意的具体定义第40-41页
    第二节 弦指音意的辩证关系第41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弦指音意逻辑体系的影响第43-45页
第三章 琴乐演奏中声音张力的营构第45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声音张力的概念解析及定义第45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琴乐理论中的声音张力形态第46-51页
    第三节 声音张力的实践方式第5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内容激活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单音及单音间关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节奏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轻重疾徐第59-62页
第四章 琴乐演奏中的内容表现第62-77页
    第一节 移情说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西“移情”之比较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琴乐“移情”之实践第65-66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神说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传神说的具体内容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琴论中传神说的表现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琴论中传神说的实现方式第69-71页
    第三节 造境说第71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造境之涵义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琴论造境之实践第73-77页
第五章 琴乐演奏中的“中和”原则第77-84页
    第一节“分而析之”的论述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论述内容的不断细分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美范畴的细化延展第78页
    第二节“度”的总领方式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度”与“中和”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度”之实践方式第80-84页
结语第84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4页
致谢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
下一篇:我国三大股指期货波动性及风险测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