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案例分析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7-23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8-19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力-法 | 第20-21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.4.1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1页 |
1.4.2 本文的不足 | 第21-23页 |
2 公共关系企业并购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1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1.1 企业并购的概念与动因 | 第23页 |
2.1.2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 | 第23-24页 |
2.1.3 企业并购后整合 | 第24页 |
2.2 公共关系行业基本情况 | 第24-27页 |
2.2.1 公共关系概念及行业发展现状 | 第24-25页 |
2.2.2 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特点 | 第25页 |
2.2.3 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并购特点 | 第25-27页 |
3 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过程分析 | 第27-49页 |
3.1 并购方蓝色光标概况 | 第27-31页 |
3.1.1 蓝色光标基本情况 | 第27页 |
3.1.2 蓝色光标并购动因 | 第27-30页 |
3.1.3 蓝色光标并购对象选择 | 第30-31页 |
3.2 被并购方博杰广告公司概况 | 第31-34页 |
3.2.1 博杰广告基本情况 | 第31-33页 |
3.2.2 被并购方的并购价值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过程 | 第34-39页 |
3.3.1 并购方案 | 第34页 |
3.3.2 资产定价 | 第34-36页 |
3.3.3 融资策略 | 第36-37页 |
3.3.4 并购业绩条款 | 第37-39页 |
3.4 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经验 | 第39-41页 |
3.4.1 灵活的双向对赌机制 | 第39页 |
3.4.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 | 第39-40页 |
3.4.3 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并购融资方式 | 第40页 |
3.4.4 通过股票市场获取超额收益 | 第40-41页 |
3.4.5 享受地方财税政策优惠 | 第41页 |
3.5 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5页 |
3.5.1 对赌协议增加对赌风险 | 第41-42页 |
3.5.2 长期财务绩效表现不理想 | 第42-43页 |
3.5.3 商誉减值风险加大 | 第43-44页 |
3.5.4 并购对冲风险机制不完善 | 第44-45页 |
3.6 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5-49页 |
3.6.1 过度依赖对赌协议 | 第45页 |
3.6.2 并购后整合不到位 | 第45-46页 |
3.6.3 并购估值过高 | 第46-47页 |
3.6.4 并购交易过于频繁 | 第47-49页 |
4 对蓝色光标并购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5页 |
4.1 合理控制业绩对赌风险 | 第49-50页 |
4.1.1 设定合理的业绩目标 | 第49页 |
4.1.2 对关系公司的管理实行有效激励和约束 | 第49-50页 |
4.1.3 采用重复博弈的对赌方式实施分阶段对赌 | 第50页 |
4.2 注重并购后整合 | 第50-51页 |
4.2.1 维护组织机构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| 第50-51页 |
4.2.2 发挥价值链的价值 | 第51页 |
4.2.3 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 | 第51页 |
4.3 识别与计量被并购方的经济资源价值 | 第51-52页 |
4.3.1 重视被并购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| 第51页 |
4.3.2 做好并购价值评估 | 第51-52页 |
4.4 建立并购风险对冲机制 | 第52-55页 |
4.4.1 健全并严格执行并购相关内控制度 | 第52页 |
4.4.2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值甄选并购对象 | 第52页 |
4.4.3 充分利用专业机构和人员 | 第52-53页 |
4.4.4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结构 | 第53-55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