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诗中“X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1.1 唐诗语言的相关研究 | 第9-10页 |
| 1.1.1 唐诗语言词汇方面的相关研究 | 第9页 |
| 1.1.2 唐诗语言语法方面的相关研究 | 第9-10页 |
| 1.2 现代汉语“X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现代汉语“名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10页 |
| 1.2.2 现代汉语“动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1.2.3 现代汉语“形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11页 |
| 1.3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4 研究方法及语料 | 第12-13页 |
| 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1.4.2 研究语料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唐诗中“名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13-32页 |
| 2.1 唐诗中“名+名”结构的表层语义研究 | 第13-27页 |
| 2.1.1 联合关系中的表层语义研究 | 第13-17页 |
| 2.1.2 偏正关系中的表层语义研究 | 第17-26页 |
| 2.1.3 述宾关系中的表层语义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2.2 唐诗中“名+名”结构的深层语义研究 | 第27-32页 |
| 2.2.1 联合关系中的深层语义研究 | 第27-29页 |
| 2.2.2 偏正关系中的深层语义研究 | 第29-32页 |
| 第三章 唐诗中“动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32-39页 |
| 3.1 动宾关系中的语义研究 | 第32-36页 |
| 3.1.1 动作+客体 | 第32-34页 |
| 3.1.2 动作+主体 | 第34页 |
| 3.1.3 动作+结果 | 第34页 |
| 3.1.4 动作+工具 | 第34-35页 |
| 3.1.5 动作+时间 | 第35页 |
| 3.1.6 动作+处所 | 第35页 |
| 3.1.7 状态+主体 | 第35-36页 |
| 3.1.8 其它 | 第36页 |
| 3.2 偏正关系中的语义研究 | 第36-39页 |
| 3.2.1 动作+主体 | 第36-37页 |
| 3.2.2 动作+客体 | 第37-38页 |
| 3.2.3 动作+处所 | 第38页 |
| 3.2.4 状态+主体 | 第38-39页 |
| 第四章 唐诗中“形+名”结构的语义研究 | 第39-43页 |
| 4.1 定中关系中的语义研究 | 第39-42页 |
| 4.1.1 限制性定语的语义研究 | 第39-40页 |
| 4.1.2 描述性定语的语义研究 | 第40-42页 |
| 4.2 动宾关系中的语义研究 | 第42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