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人的边疆观念--以顾颉刚和吴文藻为中心的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言 | 第6-12页 |
(一)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| 第6页 |
(二)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6-10页 |
(三)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0-11页 |
(四) 需要说明的几个概念 | 第11-12页 |
一、传统边疆的近代转化 | 第12-22页 |
(一)传统边疆体系的崩溃 | 第12-15页 |
1、宗藩体制的瓦解 | 第12-13页 |
2、列强侵犯引发的边疆危机 | 第13-14页 |
3、地方分离主义的浮现 | 第14-15页 |
(二)近代民族主义的传入和影响 | 第15-18页 |
1、两种民族主义 | 第15-16页 |
2、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| 第16-18页 |
(三)民国前期的边疆状况 | 第18-21页 |
1、新一轮的边疆危机与民族分裂的危险 | 第19页 |
2、“五族共和” | 第19-20页 |
3、边疆地区管理机构的设立 | 第20-21页 |
小结 | 第21-22页 |
二、边疆再造: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语境下的边疆认识 | 第22-39页 |
(一)边疆历史的叙述和研究 | 第22-27页 |
1、沿革地理 | 第22-25页 |
2、边疆史地与现状 | 第25-27页 |
(二)顾颉刚:一个民族主义史学家的边疆观 | 第27-38页 |
1、“中华民族是一个”的提出 | 第28-32页 |
2、顾颉刚的古史研究与边疆认识 | 第32-38页 |
小结 | 第38-39页 |
三、从边疆到边政 | 第39-53页 |
(一)吴文藻:一个民族学家的“边政”思想 | 第39-46页 |
1、《边政公论》 | 第39-41页 |
2、吴文藻的边政论 | 第41-46页 |
(二)四十年代边政研究的新动态 | 第46-52页 |
1、频繁的边疆调查活动 | 第46-48页 |
2、研究群体和重心的变化 | 第48-49页 |
3、对民族自治的思考 | 第49-52页 |
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