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| 第17-25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2.1.1 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7-18页 |
2.1.2 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8-20页 |
2.1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20页 |
2.2 高管薪酬的基本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1 高管薪酬的表现形式 | 第20页 |
2.2.2 高管薪酬的决定因素 | 第20-21页 |
2.3 高管薪酬激励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5页 |
2.3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2 最优契约理论 | 第22页 |
2.3.3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4 激励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5 期望理论 | 第24-25页 |
3 H公司的高管薪酬现状 | 第25-29页 |
3.1 H公司概况 | 第25页 |
3.2 H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.1 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差异性明显 | 第25-26页 |
3.2.2 高管薪酬的总体水平逐步增长 | 第26页 |
3.2.3 隐性消费为高管提供便利 | 第26-27页 |
3.3 H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3.3.1 薪酬结构单一降低了高管工作的积极性 | 第27页 |
3.3.2 背离激励目标的高管薪酬大跃进 | 第27-28页 |
3.3.3 高管薪酬激励缺乏内部监督导致企业业绩下滑 | 第28页 |
3.3.4 薪酬激励披露制度有缺陷致使企业业绩不透明 | 第28-29页 |
4 H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 | 第29-41页 |
4.1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| 第29-31页 |
4.1.1 构建目标 | 第29页 |
4.1.2 构建原则 | 第29-31页 |
4.2 短期激励模式设计 | 第31-36页 |
4.2.1 年薪制薪酬结构的设计 | 第31-34页 |
4.2.2 年薪制考核指标的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2.3 年薪制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| 第36页 |
4.3 长期激励模式设计 | 第36-41页 |
4.3.1 设计股票期权应考虑的因素 | 第37页 |
4.3.2 股票增值权设计方案 | 第37-39页 |
4.3.3 股票增值权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| 第39-41页 |
5 H公司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提高企业业绩的保障措施 | 第41-50页 |
5.1 完善薪酬治理结构促使企业业绩增长 | 第41-44页 |
5.1.1 优化薪酬结构 | 第41页 |
5.1.2 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| 第41-42页 |
5.1.3 规范薪酬委员会制度 | 第42页 |
5.1.4 完善企业内部监管机制 | 第42-44页 |
5.1.5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| 第44页 |
5.2 对高管增加精神激励以提高企业业绩 | 第44-47页 |
5.2.1 声誉激励 | 第44-45页 |
5.2.2 权利激励 | 第45-46页 |
5.2.3 道德激励 | 第46页 |
5.2.4 情感激励 | 第46-47页 |
5.3 政府加强监管有利于企业业绩提升 | 第47-50页 |
5.3.1 对高管薪酬设置上限 | 第47页 |
5.3.2 征收超额奖金税 | 第47-48页 |
5.3.3 设置专门的薪酬激励监管机构 | 第48-5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