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言 | 第9-1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课题的理论依据 | 第9-10页 |
·素质教育理论 | 第9-10页 |
·主体教育理论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人生发展的需要 | 第10页 |
·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对象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教学设计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教学设计的界定 | 第13页 |
·国内教学设计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现状及部分研究成果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 | 第15页 |
·教学设计研究的趋势 | 第15-17页 |
第二部分 化学选题的理论依据 | 第17-21页 |
·心理学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 | 第17页 |
·罗森塔尔效应 | 第17-18页 |
·归因理论 | 第18页 |
·教育教学理论 | 第18-21页 |
·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有效教学理论 | 第19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页 |
·主体教育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部分 高三化学选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| 第21-26页 |
·我校高三化学选题现状的问卷调查 | 第21-22页 |
·问卷来源 | 第21页 |
·调查对象的确定 | 第21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非智力因素对高中学生成绩影响的调查 | 第22-26页 |
·问卷调查 | 第22-24页 |
·访谈 | 第24-26页 |
第四部分 高三化学选题的策略研究 | 第26-36页 |
·选题的依据和范围 | 第26-27页 |
·课本是高考的“根”,《考试说明》是高考的“脉” | 第26页 |
·近年来高考题、模拟题是高考的“枝干” | 第26-27页 |
·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堂设计策略 | 第27-31页 |
·“问题解决学习”式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堂设计案例 | 第27-28页 |
·“问题解决学习”式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堂设计的策略 | 第28-31页 |
·化学专题知识复习的选题策略 | 第31-34页 |
·元素化合物知识——点面结合,建构知识体系的选题策略 | 第31-33页 |
·化学理论知识——逐步深化,提炼解题规律的选题策略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及工业流程——注重基础,把握考查要点的选题策略 | 第34页 |
·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的选题策略 | 第34-36页 |
·“细低全”选题策略——抬头挑战一模 | 第34-35页 |
·突出主干知识选题策略——低头反思二模 | 第35页 |
·回归课本选题策略——冷静迎接高考 | 第35-36页 |
第五部分 实施选题策略的实践研究 | 第36-4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页 |
·“主体参与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| 第36页 |
·“主体参与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| 第36-38页 |
·整个高三复习策略流程安排 | 第38-39页 |
·一模前的复习策略 | 第38页 |
·二模前的复习策略 | 第38-39页 |
·高考前的复习策略 | 第39页 |
·实践结果分析与初步结论 | 第39-43页 |
·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比班的达B%、C%率对比 | 第39-41页 |
·实践结果的初步结论 | 第41-43页 |
第六部分 反思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·反思 | 第43页 |
·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8页 |
附录一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学生成绩影响的调查 | 第46-48页 |
附录二 高三化学复习习题情况调查问卷 | 第48-49页 |
附录三 “主体参与”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| 第49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