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上网现状统计 | 第11页 |
1.1.2 “互联网+教育”背景下的需求 | 第11-12页 |
1.1.3 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趋势 | 第12页 |
1.1.4 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微学习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微学习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3 本研究的特色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6页 |
1.3.2 现实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概念及理论 | 第19-27页 |
2.1 微学习 | 第19-23页 |
2.1.1 微学习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2 微学习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1.3 微学习、移动学习、移动微学习以及泛在学习的比较 | 第21-23页 |
2.2 智能手机 | 第23-24页 |
2.2.1 智能手机的概念 | 第23页 |
2.2.2 智能手机在微学习方面的优势 | 第23-24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2.3.1 泛在学习理论 | 第24页 |
2.3.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非正式学习理论 | 第25页 |
2.3.4 信息素养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调查及数据分析 | 第27-45页 |
3.1 问卷调查 | 第27-30页 |
3.1.1 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3.1.2 调查问卷的编写 | 第28-29页 |
3.1.3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| 第29-30页 |
3.1.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30页 |
3.2 访谈调查 | 第30-31页 |
3.2.1 访谈内容的设计 | 第30页 |
3.2.2 访谈调查的实施 | 第30-31页 |
3.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| 第31-41页 |
3.3.1 学习设备及网络 | 第31-33页 |
3.3.2 手机上网行为 | 第33页 |
3.3.3 网络微学习资源 | 第33-34页 |
3.3.4 微学习态度认识 | 第34-37页 |
3.3.5 微学习素养 | 第37-41页 |
3.4 访谈调查数据分析 | 第41-45页 |
第4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问题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1 设备问题 | 第45-46页 |
4.2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问题 | 第46页 |
4.3 微学习资源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4.4 学习者自身的问题 | 第47-49页 |
4.5 教师的支持与指导问题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优化策略 | 第51-59页 |
5.1 加快网络建设,创建数字化校园 | 第51-52页 |
5.2 优化手机性能,提高设备支持力 | 第52页 |
5.3 加强优质微学习资源的开发和有效管理 | 第52-53页 |
5.4 发挥高校教师在学生微学习的作用 | 第53-54页 |
5.5 提高学习者的微学习综合素养 | 第54-59页 |
5.5.1 优化学习者对微学习的认识 | 第55页 |
5.5.2 提高学习者自身的微学习素养 | 第55-59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59-61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59页 |
6.2 研究局限 | 第59-60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Ⅰ | 第65-68页 |
附录Ⅱ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