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论 | 第7-3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(二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9-12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2-31页 |
(四) 研究设计 | 第31-35页 |
一、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援助的价值取向 | 第35-41页 |
(一) 赋予教育提升能力核心力量 | 第35-36页 |
(二) 注重人的共同发展 | 第36-37页 |
(三) 减少社会危机危害 | 第37-38页 |
(四) 促进全球化与知识社会的发展 | 第38-41页 |
二、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援助的实施途径 | 第41-67页 |
(一) 教育规划培训 | 第41-50页 |
(二) 规划技术支持 | 第50-58页 |
(三) 网络组织协作 | 第58-62页 |
(四) 资源支撑 | 第62-67页 |
三、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援助的效果 | 第67-77页 |
(一) 内部分析:显著发展 | 第67-72页 |
(二) 外部言说:莫衷一是 | 第72-77页 |
四、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援助的特征 | 第77-81页 |
(一) 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:援助理念附着性倾向 | 第77页 |
(二) 以高质量教育规划和管理为导向:援助目标单一有序 | 第77-78页 |
(三) 提升所涉各方能力:援助过程交互性强 | 第78-79页 |
(四) 使用非经济手段:援助途径结果导向性强 | 第79-81页 |
五、对我国优化教育援助的思考 | 第81-87页 |
(一) 教育援助目标的多元化与专业化 | 第81-82页 |
(二) 教育援助途径的多样化与创新 | 第82-83页 |
(三) 教育援助协作方式的拓展 | 第83-85页 |
(四) 教育援助中的知识积累与分享 | 第85-87页 |
结语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5页 |
附录 | 第95-100页 |
附录一:Virtual Campus Timeline of e-learning development | 第95-96页 |
附录二:IIEP’s publications 1963-2003 | 第96-97页 |
附录三:RECOMMENDATIONS TO IIEP | 第97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