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郊区初三物理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培训及深造引发思考 | 第8页 |
·新课程改革理念解读 | 第8-9页 |
·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| 第9-10页 |
·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0页 |
·问题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物理学习障碍的研究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物理学习障碍的研究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特别之处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特别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物理学习障碍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| 第19-24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·相关理论支持 | 第19-24页 |
·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有意义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归因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初三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| 第24-33页 |
·初二与初三物理学习情况的调查 | 第24-25页 |
·问卷调查的目的 | 第24页 |
·问卷调查的对象 | 第24页 |
·问卷设计的框架 | 第24-25页 |
·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 | 第25页 |
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| 第25-33页 |
·调查结果数据对比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调查结果的归纳与思考 | 第28-33页 |
第4章 改善初三物理学习障碍的实践研究 | 第33-59页 |
·概念图的自我搭建 | 第34-40页 |
·概念图自我搭建的意义 | 第35页 |
·概念图自我搭建的实施过程及实例 | 第35-38页 |
·实践反馈与小结 | 第38-40页 |
·“小步走”的教学方法 | 第40-47页 |
·“小步走”教学的意义 | 第40-41页 |
·“小步走”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案例 | 第41-45页 |
·实践反馈与小结 | 第45-47页 |
·多维度改善外因影响的策略研究 | 第47-56页 |
·家校心理疏导与建设 | 第47-50页 |
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| 第50-52页 |
·科学合理的学科分配 | 第52-56页 |
·教学实践研究的结果 | 第56-59页 |
第5章 总结与后续 | 第59-64页 |
·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 | 第59-61页 |
·教师教学建议 | 第59-60页 |
·学生学习建议 | 第60-61页 |
·本研究的总结 | 第61-62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