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研究

致谢第3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起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缘起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基础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借用动量词本体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对外汉语领域的借用动量词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小结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问题第18页
    1.5 研究范围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相关定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工具名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工具名词的动量使用第21-23页
第二章 中高级留学生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习得情况考察第23-36页
    2.1 考察内容第23页
    2.2 考察对象第23-24页
    2.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4-25页
    2.4 调查结果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从选择题看工具动量词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从填空题看工具动量词后动词成分的掌握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从纠错题看工具动量词特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从排序题看工具动量词句法位置的掌握情况第33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分析第36-50页
    3.1 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条件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可借用为动量词的工具名词的语义特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具动量词与专用动量词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3.2 工具动量词与动词之间的选择制约关系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工具动量词对动词的语义选择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动词的动量性与工具动量词的组合差异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工具动量词构成的不同动量结构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VP+数词+工具动量词”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数词+工具动量词+VP”结构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种结构的深层语义对比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其他由工具动量词构成的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 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思考第50-54页
    4.1 明确借用特点,建立与动词的组配关系第50-51页
    4.2 跳出静态搭配,加强动态结构中的教学第51页
    4.3 注重分类对比,强调共性中的个性用法第51-52页
    4.4 摆脱单一教学,兼顾语法语义语用三维第52-54页
第五章 结语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附录一 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习得情况调查问卷第59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盐酸羟哌吡酮(YL-0919)抗抑郁作用及其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
下一篇:新医改下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干预研究